52年7月,孫志偉順利考進北師大幼兒教育系。
同月23號,上級發出通知,從秋季入學起,大學生廢除供給制,實行人民助學金制。
全體大學生領取助學金作為伙食費(仍享受中灶待遇)。
其中,普通學生每人每月12.5萬元(一套幣),高等師范院校本科生每人每月14萬元,專科生每人每月16萬元,而“調干”學生每人每月32萬元。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所謂的‘中灶待遇’是什么意思,這其實是因為初期貨幣價值不穩定,而實行供給制的時候的一種伙食待遇標準。
當時,部隊中,師以上干部為小灶,團營為中灶,連以下為大灶;地方上,縣以上干部和重傷員為小灶,科、區級干部及輕傷員、產婦等為中灶,一般干部和勤雜人員為大灶。
伙食費分為糧食、副食、燃料三項;大灶一般每人每日供應油0.02斤、鹽0.0125斤、肉0.04斤、菜1斤、煤1.25斤或木柴2斤;中灶按大灶的2.5倍計算,小灶按大灶的3.7倍計算。
這樣算起來,那就是大學生全體享受團營科級伙食待遇。
9月開學后雖然說是改成了助學金制度,其實還是沒變,照樣在大食堂吃飯,俗稱“大伙飯”。
他第一次在師大食堂吃飯時,就看到大飯廳內就擺著一百多個餐桌,主食為大米飯、白面饅頭或面條等,不限量隨便吃;
副食(菜肴)是每人每頓兩碗,均為肉、蛋、魚等,喝湯和調料不算錢。
后來,節假日還經常能“改善生活”,八個人一桌,菜肴更加豐盛。
反正孫志偉吃過一次后就發現,這伙食明顯比大院食堂的伙食好。
但是這種大伙飯的弊端也特別明顯,那就是浪費現象十分嚴重。
不過,孫志偉現在是既得利益者,他也干不出吃了飯罵廚子這種事,反正后面還會再調整,用不著他多嘴。
就在他上大學的時候,囡囡也正式升入小學。
本來干媽陳姨想讓囡囡直接上她正在教書的匯文一小,不過,在孫志偉的要求下,囡囡還是跟隨其他同學一起進了育英小學。
現在的育英小學經過兩年的建設已經即將全面竣工,無論在教學質量還是安全標準上都是其他學校難以企及的,他不想讓囡囡錯過這種教育機會。
而且這批一年級生,很多都是跟隨囡囡一起,從北海幼兒園升上去的,熟人多的情況下,她不容易被人欺負。
也是孫志偉對囡囡現在的情況不了解,小丫頭已經在北海那邊初步建立了大姐大的威信,屁股后面跟著的可不止一個小胖子了。
就在這一年,學校和大院兩處都開始實行“工資分”制度了。
所謂的工資分就是把原本的錢折算成分數,再按工資分的價值領取物資和錢。
工資分由伙食分、服裝分、津貼分三部分構成,按糧、布、油、鹽、煤5種實物的數量進行折合。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