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浩然?”譚明亮現在真是要多熱情有多熱情,“來來,坐!”
說著,就起身去給他煮咖啡。
“不用,譚教授,我把這個給你,我那邊還有事呢。”
周浩然攔了他一下,把手里的軟盤遞給他。
譚明亮睜大眼睛,“論文?”
“對。”
周浩然笑笑。
譚明亮哭笑不得,“又寫完了一篇?你真是……我算是知道天才是什么意思了,你這也太挑戰人的認知了,你這都是從哪學的?”
“互聯網啊。”
周浩然信口胡謅。
譚明亮點了點頭,沉聲道:“嗯,互聯網在國內還不行,可在美國已經大行其道了……尤其是學術領域,互聯網是最大的傳播平臺。對了,你之前的兩篇論文這個周末就會印刷,下周一就能在全美發行了。”
周浩然點了點頭,“嗯,相比于編程語言,我感覺我更擅長互聯網相關的技術理論。”
譚明亮急不可耐的把軟盤插上。
發現有三個文檔。
“這是三篇論文?”
“對。”
“我還以為就一篇呢!”
譚明亮有一種腦袋嗡嗡的恍惚,就感覺這小子寫頂級論文,就跟流水線生產似的那么簡單。
看論文題目,就足夠的震撼。
《基于http/1.0的持久連接改進方案》
《基于p2p協議的分布式資源共享模型》
《基于分布式dns緩存設計本地dns緩存網絡》
還真都是互聯網相關!
“這……”譚明亮深吸了一口氣,“你怎么還懂分布式?”
周浩然笑道:“略懂一點。”
“你這都從應用起來了,哪是略懂?”
譚明亮心中就不是滋味。
因為他在斯坦福讀博,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分布式!
什么是分布式?
就比如一座大山,要挪開。
傳統辦法,是雇傭一個大力士,每天去搬運,速度很慢,人工費也很多。
分布式辦法,可以把生產力拆開。
去雇傭一萬個小矮人。
小矮人速度更慢,但是人多啊,每人每天只搬運一點,加起來的搬運總量就遠超大力士。
把這些小矮人的生產力整合、管理起來的方法,就是分布式系統。
數據量太大,性能再怎么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都不可能處理完。如果把許許多多性能不怎么樣的廉價計算機都連接起來,靠著一個分布式系統把算力都統一起來,就能爆發出比超級計算機更強大的算力!
這也就是大數據技術的雛形。
也是后來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爆炸之后所有算法的基石。
強大的阿里云、亞馬遜云、谷歌云等等,其實就是購買了許許多多廉價的小矮人,然后把小矮人連起來、生產力整合起來……就變成了算力空前的云服務器集群。
分布式的出現,可以說是人類走向信息爆炸時代的技術基石。
1992年的時候,圖靈獎就頒給了分布式的理論。
譚明亮剛好在那個時期在斯坦福大學讀博士,也深入研究起來了分布式,還嘗試著寫了幾篇分布式相關的論文,只能發在三流期刊上。
沒想到,周浩然這小子,竟然完成了賽道跨越,想要把分布式的理念推動到互聯網行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