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花了1200美元,買了一臺惠普筆記本電腦。
他有事!
這次來美國做學術交流,除了他已經發表的兩篇論文之外,還帶過來了七篇他暫時還沒發表的論文,都是世界級的很有價值的能夠對行業發展產生巨大推動力的論文。
這些論文著實掀起了一波小風潮。
不僅是斯坦福大學的幾個教授,周圍的伯克利大學、加州大學分校的幾位權威教授也都聽說了,都主動來到了斯坦福大學,想要跟周浩然開展學術座談會。
因為周浩然的論文,大部分都圍繞著互聯網相關,所以參與討論的教授、學者,主要也都是互聯網。
在圍繞著互聯網的學術討論中,有一個議題很關鍵。
就是怎么把信息更好的通過互聯網傳播出去?
現在,互聯網上的訊息太多了。
怎么把訊息和用戶,以最好的方式對接起來?怎么才能讓用戶通過互聯網,找到他們所需要的訊息?
現在的互聯網行業,主要的訊息交流方式是電子郵件。
就是一個人需要什么文章或者論文了,去就給相關人士發郵件。等個幾天,對方也就回郵件了,就會給予一定的解答。
這年頭還沒有垃圾郵件。
寫郵件甚至比寫信還鄭重。
你給微軟公司的總裁寫信,他不太可能回信;如果你找到了微軟總裁的電子郵件地址,給他發了封郵件,他大概率會回復。
可這種依靠著郵件來完成信息傳遞的方式,太原始了。
這就是把寫信給電子化了。
還是傳統思維。
怎么才能用互聯網思維把這件事給做起來?
行業內的答案,主要是三個。
一個是門戶網,像雅虎那樣。
雅虎把信息匯總起來,你去找就行了。
一個是即時通訊產品,就像icq那樣。
可以在線聊天。
還有一個,就是搜索。
就像lycos那樣。
用戶想獲得什么訊息,直接利用搜索網站,去查找就行了。
三個答案,哪個是最優解?
即時通訊最差,這玩意像游戲。
門戶網也差強人意。
因為門戶網是以平臺為中心,平臺提供什么訊息,用戶就看什么訊息。
只有搜索不一樣。
這是以用戶為中心!
用戶想看什么訊息,通過搜索引擎在互聯網上搜索,就可以找到需要的內容了。真正做到了用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不過,搜索技術太難!
市面上的搜索產品,就沒一個好用的,搜出來的內容都亂七八糟、質量極差,這就大大降低了搜索產品在互聯網產業里的地位。
真正的落地效果,遠不如門戶網。
可是從學術的角度來看,搜索才更符合互聯網精神。
所以,美國這邊的各大高校,都有內部的科研項目,都有好幾個團隊在研究搜索技術,爭取做出一款有效好用的搜索產品出來。
這就是周浩然花高價,在美國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的原因。
他要寫論文!
當天開完了關于搜索的研討會,當天晚上就回去寫論文。
忙活到了凌晨1點多。
期間胡小宸起來了一次,給他披了件外套,又回床上睡覺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浩然就帶著寫好的論文,約上了譚明亮,去了斯坦福大學。
霍普斯教授是系主任,很有權威。
聽說他們對搜索感興趣,一點都沒有敝帚自珍的意思。
“搜索是一個重要方向,我們學校里,至少有八個團隊在做這方面的研究。”霍普斯教授就帶他們去了一個實驗室,“這是excite實驗室!excite搜索,是目前斯坦福最好的一個搜索項目。”
周浩然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