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在努力爭取。
一定要當烈士!
未來的二三十年里,國內的互聯網產業迎來了大爆發似的發展,別說是跟歐洲、韓日這些地方競爭了,哪怕是互聯網的誕生地美國,國產互聯網也一點不虛!
甚至在某些方面,國內的互聯網產業比美國做的都更好,比硅谷巨頭都更有競爭力。
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在互聯網誕生的早期。
那一批卓越的互聯網先驅們,經過了一定的探索、爭取和努力,摒棄了過去傳統it產業里的專利體系,形成了一整套的論文開放、技術開源的互聯網共享體系。
甚至,互聯網就是一大抄。
你抄我,我抄你。
隨便來!
你要是做一款手機,哪怕外觀的某個部位跟別人家的手機一樣了,都可能遭遇專利侵權,輕則罰款、重則禁售。
互聯網就不一樣了。
只要產品的名字不一樣,其他的界面、功能、模塊什么的都一模一樣,也沒人管你。
擺開架勢抄就行了!
這種近乎縱容的開放做派,讓一代互聯網人創造了奇跡,完成了只有科幻里才會出現的“技術爆炸”,二十年里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源頭就是90年代末,美國有一批互聯網先驅,從學術界蔓延開來的共享精神,進而產生出的論文開放和技術開源潮流。
沒有了專利上的限制。
那對國內的互聯網人來說,就真的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十幾年時間就有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這是大勢!
到了后來,哪怕你的技術有專利,那我也是照抄不誤!就比如谷歌搜索和百度搜索,都申請了專利,后來那些搞搜索的,都有在盜用他們的專利,也很難去追究。
周浩然的專業就是互聯網。
他要是寫互聯網論文,就算不想放棄知識產權,也沒什么用。
大勢起來之后,就沒有過去的那種專利保護體系了,全世界都是在盜用的,稍微改幾行代碼就是新技術了,想維權也沒法維權。
既然這樣,還不如早早放棄!
成為互聯網先驅中的一員,混個好名聲,以學術的身份入局,號召全球的互聯網產業走向開源世界!
一口氣放棄幾百篇論文的權益。
爭取把“第一人”的身份爭取過來!
到時候,就不僅是行業的影響力了。
國內的互聯網行業轟轟烈烈的發展,追根溯源都要感謝他在最早期的付出……他為國家科技產業做出的貢獻,為國家發展做出的自我犧牲,那就是妥妥的民族英雄。
有了這樣的身份。
就算他成了大資本家,那也是民族資本家;就算他身邊姨太太扎堆,那也是瑕不掩瑜的小問題。
有了學術上的貢獻還不夠。
還要應用起來。
周浩然正式跟學校申請了“校園一卡通”的項目,去學校里填了表、做了登記,等待初審。過了初審,再做進一步的項目細分,以及經費評估。
雖然申請人是大一新生。
不過他現在身份不一般,又有程院長的關照,項目過審只是時間問題。
卻沒想到,這個環節出了意外。
“答辯?一個初審,我還要去答辯?”
周浩然覺得難以置信。
“你先坐。”程院長把他叫來了辦公室,壓了壓手,“這事有點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