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首都的第三天。
周浩然才終于在程院長的人脈安排下,參與了第一場的學術研討會。
也就是申請國家級的基金的初審。
需要現場答辯。
地點在清華大學內的一間匯報教室里。
跟畢業答辯似的,有好幾位計算機教授,雖然是被人打了招呼,可面對這樣一個年輕的過分的小孩兒,都有些看不上。
“復旦的學生?”
那個叫做劉巖的教授推了推眼鏡,拿著筆,在資料上“本科生”三個字上畫了三道。
周浩然笑笑,“對,在校生。”
“你要用一張集成ic芯片的智能卡,取代現有的飯票、水票、借書證?”這位劉巖教授是位博導,鏡片后的目光像手術刀般鋒利,“周浩然同學,你知道我們現在用的foxpro數據庫系統,處理三千條學生數據都需要七秒響應時間嗎?”
周浩然用投影儀做簡單的幻燈片展示,“這是我和我的團隊,基于c語言開發的嵌入式數據管理系統,采用了動態哈希索引算法。在實驗室里做了初步測試,一萬條數據的檢索時間穩定在1.2秒。”
劉巖教授的筆尖劃破了稿紙,“動態哈希?你知道內存溢出的風險有多高嗎?我帶的研究生上個月剛在《計算機應用》發表了相關論文,《基于靜態鏈表的校園數據管理方案》,你讀過嗎?”
“沒有。”
周浩然實話實說。
劉巖教授很是不悅,“回去好好看看!”
周浩然笑道:“劉教授,就在上周,我的一篇關于分布式數據庫新結構思路的論文,在《asn》雜志上發表了,我們可以采用一種新的思路來做數據管理。”
“啊?”
劉巖教授微微一愣。
他之所以強烈反對,因為這小子的項目對他很不利。
國內最早的自研磁條卡,就是在清華大學內推廣的,項目的負責導師就是這位劉巖教授。現在一個復旦的本科生要挑釁磁條卡,在校園內推廣智能卡,這無疑會否定他在行業內的成績。
其他評委,都是來自不同大學的資深教授,全是老好人的樣子。
程院士提前打了招呼。
必然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一路綠燈。
聽到周浩然這番話,都微微一愣。
《asn》雜志?
世界頂級計算機期刊!
劉巖教授不太相信,追問:“你說的新思路是什么?”
周浩然笑著解釋道:“最簡單的,通過ic卡的扇區劃分,我們可以在卡片端實現數據校驗,服務器端只需要存儲索引值。這樣既能減少傳輸量,又能避免單點故障。”
“邊緣計算?”
在場的一個北理的鄭姓教授,立時明白了他的意思,想到了最近行業里冒出來的一個新詞。
周浩然點了點頭,微笑道:“對,就是邊緣計算,這是我為這種數據處理提供的一個新思路做的定義。運氣挺好,我提出‘邊緣計算’這個概念之后,很快就獲得了業內的認可。”
“你提出的……”
在場多位評委當即變色,終于想到了這人是誰。
“你就是復旦大學新出來的那個學術專家?”
“你是周好人?”
“那個學術領域里新出來的領軍人物,就是你?”
……
一時間,答辯現場變得異常熱烈。
周浩然就有點無語。
心說這個程院長辦事不太周到啊!
這種理工科的大專家,在人際交往方面,真是缺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