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教授苦澀道:“多少人托人找關系,花多了多少錢,都沒這樣的機會呢!這種發論文的錢,花多少學校都會很樂意給你出。”
周浩然道:“技術這東西做不了假,還是得靠硬實力。”
劉巖教授深以為然,詢問道:“你的論文,都是互聯網相關嗎?”
“大部分吧。”周浩然有著代差的優勢,哪怕很多領域他不太精通,也足以在當下這個時代給學術行業里指點江山,“互聯網是我最擅長的領域。”
劉巖教授笑道:“要不等一會兒那個創業明星演講完了,我幫你介紹下,你們聊聊?”
“不麻煩你了。”
周浩然沒什么興趣。
劉巖教授很是熱情,好心推薦道:“還是聊聊吧,你對互聯網這么了解,說不定能得到他的認可,有機會加入他的創業團隊呢!”
“啊?”
周浩然微微一愣。
這才明白現階段大家的普遍心態,連計算機行業的資深教授都是如此。
像周浩然這樣連續寫出了許多篇頂級論文的學術明星,根本就不夠看。在創業明星面前,只有湊上去給人家打工當小弟的份兒。
九十年代初,國內興起了一股學術熱。
可到了現在,學術熱潮急轉直下。
已經沒人在乎學術了。
創業才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劉巖教授今年五十多歲,他很欣賞周浩然這個年輕人,所以也是好心好意的想給他創造一個機會,“那就這么定了!等中午吧,你復審結束了,他的演講也結束了,你們見一面!”
周浩然盛情難卻。
有些哭笑不得。
眼下這個年代,誰有資格在互聯網領域里在他面前充老大?
哪怕是谷歌的那兩個創始人,也得是他的小弟!
要按照他的搜索思想去開發搜索技術。
接下來,復審。
這就順利多了。
中科院的兩個專家提了幾個很刁鉆的問題,周浩然一通論述,把在場的所有評委都說的暈頭轉向。
周浩然知道這所謂的復審,就是個形式。
他早就拿到領導批條了。
所以在復審現場,周浩然就大放厥詞起來:“過幾年,我爭取要拿下圖靈獎。但我不能只做理論,還要在實踐方面有一些成績。‘校園一卡通’,就是我送給國內高校的一個禮物。”
這話說完,“周浩然”的名字就算是徹底傳遍了國內it行業的學術圈。
此前,大家只是通過論文了解他。
知道他是復旦大學出來的一個天才少年。
整體感覺太模糊。
多少有些不真實。
這才發現,原來是個有沖勁愛吹牛的小孩兒!
現在真實了!
……
復審結束,周浩然想溜。
卻被劉巖教授給拉住了,“走,去吃飯!”
“去哪啊?”
周浩然很不情愿。
劉巖教授笑道:“去食堂吧,我們這些搞科研的,也沒錢去貴的地方。走吧,人在那邊都等著了,好幾位校領導也都在作陪呢。”
周浩然面色微變,低聲道:“劉教授,這人來頭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