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老張,那就太熟了。
行業里的老好人嘛。
尤其在互聯網初期,堪稱江湖里的“及時雨”,有點像是帶頭大哥,很多后來的互聯網大佬,要么在他手底下工作過,要么曾視他為偶像聽過他的講座。
雖然網易、新浪都是跟搜狐并列的門戶網,但這倆創始人不是一個級別的。老張是麻省理工回來的博士,那倆都是土包子,毫無明星光環。
海港欠缺創業氛圍。
首都就不一樣了,那真是給了老張一種前呼后擁的明星待遇。
周浩然甚至能感覺到,這哥們整個人都是飄著的。
坐在正位上,跟校領導推杯換盞。
還真像個人物!
周浩然這種小年輕,只能在坐在末席,人家連看都不看一眼。
還是一位校領導給了機會。
他以為這是清華本校的學生呢,是劉巖教授有意引薦的得意門生。
就很主動的問起:“這位同學是?”
劉巖教授馬上道:“哦,這是周浩然,精通互聯網!”
“哦?懂互聯網?”張朝洋放下酒杯,紅光滿面,眼神瞥了周浩然一眼,有意考教他,“都懂什么啊,來說說看。”
“也不是太懂。”
周浩然看他那高高在上的樣子,就很不喜歡,才懶得搭話呢。
這人啊,還真需要社會來打磨。
這會兒的老張,好似被明星光環沖昏了頭腦。
劉巖教授面色微變,連忙道:“他這人平時太謙虛了,其實他很精通互聯網,在世界頂級期刊上發表過很多互聯網的相關論文,在學術領域里很有影響力。”
“寫過論文?”
張朝洋并沒有因此觸動。
周浩然笑笑,“僥幸寫過幾篇。”
張朝洋“嗯”了一聲,點了點頭,“學術和商用,這是兩碼事。在硅谷,那些做互聯網的都是一群年輕的小孩兒,做學術的進不了這個圈。”
然后,他就伸出了兩個手指,晃了晃:“這是兩條平行線,不挨著!”
“對,對。”
周浩然附和著,他說啥是啥,懶得去爭辯。
劉巖教授以為他是怯場了,就有些恨鐵不成鋼,“查爾斯,他可不僅是學術方面強,應用方面也很有能力。最近在申請一個國家級的科研項目呢!”
“哦。”
張朝洋表情比較平淡,對什么國家級科研項目根本看不上。
在互聯網行業,沒人跟你玩論資排輩!
劉巖教授伸手在桌子碰了周浩然的大腿,示意他要主動,陪笑著說:“查爾斯,要不你就讓他試試,你那要是有什么項目,可以讓他來做!”
“你行嗎?”
張朝洋似乎不太情愿,可礙于本校的淵源,又不太好拒絕。
“恐怕不行。”
周浩然才不會給他效力呢。
劉巖教授氣得說不出話來。
張朝洋是學物理的,他轉行做互聯網,主要是他在美國融到了26萬美元的風投資本。海歸博士,拿著外匯回國創業,好一段傳奇!
不過,他不懂互聯網技術,這點錢也實在不入眼。
這要怎么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