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書局進行了人事調整。
李長興不再擔任長興印刷廠總經理,由韓航接任。
他的工作重心,將會放在中博地產。
韓航上任后,第一條政策就是提價。
市場已經改變了。
長興印刷廠的價格過低,已經不合適了。
這是因為國家政策的調整。
印刷產業開始公平化的競爭,除了個別特殊部門,出于保密性質必須要把訂單交給國營印刷廠之外,絕大部分的官府部門、國營企業、事業單位,都允許自由的和民營印刷廠合作。
不必像過去那樣,只能給國營印刷廠下單了。
這樣一來,民間就擁有了巨大的需求量。
民營印刷廠的春天就來了。
去年還不是呢,政策沒放開,民營印刷廠普遍只能接到民間的訂單……可民間的訂單量很有限,尤其是出版行業,民間沒權限,必須要掛靠在國營出版社名下。
這就進一步的壓制了民間印刷廠的生存空間。
民間的訂單量極少!
所以之前長興印刷廠的報價很低,就可以把大部分民間最優質的訂單都吸引過來,對同行形成強大的競爭威懾。
現在不一樣了。
民間訂單大幅度的提升。
長興印刷廠的產能低,根本吃不下那么多訂單,無法形成壟斷的格局,還是會有大量的優質訂單流失到同行那里去,低價的優勢就不明顯了。
所以韓航要提價。
提價后有了更多的利潤空間,才可以不斷的擴大產能,兼并更多的印刷廠。
周浩然同意,“不過,教材、教輔的印刷,價格上還是要有競爭力,這是中博書局的戰略。爭取把海港地區,所有的教輔訂單都搶過來。”
韓航笑著說:“周總,經過你的牽線,我們剛剛跟復旦出版社簽約了。復旦的教材出版,會優先跟我們合作。”
“別的都可以放棄,教輔、教材這個領域,必須牢牢抓在手里!”
周浩然再次重申他的理念。
圖書產業不好做。
但教輔是例外。
哪怕是二十年后,圖書產業全國總產值也就只有2000億,其中教材、教輔領域就占去了1000億。
姜雄也給出了令人興奮的好消息。
說已經跟海港18家從事教輔的文化公司展開合作,把他們捆綁在了中博書局的戰車上。
不過,會后姜雄還是主動找了過來,感慨著說:“大先生,中博書局作為一家民營的出版社,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周浩然點了點頭,“慢慢來吧!”
姜雄道:“上半年,我們的教輔項目做的很好。自營項目里,一共銷售了206萬本書,銷售額超過了3000萬元。其中170萬本,是教輔相關。”
周浩然之前看過這樣的報表,笑著說:“這說明‘中博狀元’這個品牌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可是其他領域,我們很難跟老牌的國營出版社競爭,”姜雄頓了一下,嘆息著說,“差距非常大!”
“哪方面的差距?”
周浩然并不覺得意外。
姜雄道:“品牌和信任吧……就比余華的作品,誰都知道他的書好賣,只要印了就能賺錢。可他都是跟幾家知名的國營出版社合作,我們沒有任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