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雄不這么認為,“有市場,哪怕是部分版權,也能賺錢。沒有市場,哪怕是買斷了版權,也沒有任何價值。”
“沒人能認清市場。”
周浩然覺得他的觀念過于保守。
“嗯?”
姜雄微微費解。
周浩然道:“現在科幻不熱門,說不定二十年后就熱門了呢?現在是武俠熱,說不定十年后就過氣了。老姜,市場是變化的,我們需要抓住不變的東西!”
“是什么?”
“版權!”
“啊?”
姜雄還是不理解。
周浩然淡淡地說:“買斷后的版權!老姜,我提議中博書局每年要拿出利潤的10%出來,在市場中采購優秀文學作品的版權。不管是愛情、科幻、青春,還是武俠、地攤文學。只有一個要求,得是全買斷!”
“投資文學作品的版權?”姜雄這下聽懂了,大吃一驚,“提前下手,把一些優質的作品版權買下來。然后等待市場機會的出現。”
“對,這就是囤版權!”
周浩然知道中博書局發展困難,那就只能得來點先知先覺的手段了。
“囤版權”的潮流興起,要等到十年以后才開始流行,即ip的概念。
國外的起因,是漫威電影的風靡全球。
國內的起因,是《三體》版權被作者以10萬塊錢賣掉了全部版權后,后來的版權輾轉幾手的各個持有方,都成了億萬富翁……哪怕是的出版版稅,國內外加在一起也有幾億美元。
姜雄總結道:“十年不開張,開張吃百年。這就是囤版權的意義。”
周浩然笑道:“就是這個意思。很多作家,寫出來的東西都賣不上錢,個人生活拮據。用很小的代價,就可永久買斷他的作品版權,然后慢慢等待時機的出現就行。”
姜雄欣喜的說:“我們去買版權,對很多拮據的不知名作家來說,短期內就有了一筆過日子的錢,對他們來說,既可以解燃眉之急,也可以堅定他們的文學創作之路,算是一種鼓勵。這就等于中博書局培養了一批嫡系作家。”
“文化產業我是不太懂了,你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做。”周浩然又重申了一遍,“《科幻世界》那本雜志不錯,可以跟他們簽署戰略協議。”
姜雄終于明白了他的意思,說道:“就像我們做教輔書一樣,我們能做的這么成功,就是因為這是個冷門賽道,國營印刷廠都沒做。”
周浩然擲地有聲的說:“避開國營出版社的競爭,在小眾市場和空白市場里,創造屬于中博書局的產業帝國!”
當然,中博書局的出路還不止這些。
民營書商,在國內受歧視。
不認可。
可是去了海外,那就反過來了。
老外歧視的是國企,最青睞跟私企合作。
在國外尋找優質作品,簽下來在國內翻譯出版,中博書局就可以形成競爭優勢。
周浩然已經訂好了機票。
甲骨文報銷。
一共三張。
一張公務艙,兩張經濟艙。
周浩然自然不能讓婉姨和姜老師都去經濟艙,自費升艙,去美國!姜老師是語文老師,可以找個翻譯,讓她去美國的書店里挑一挑。
把國外的書帶回國內出版,就可以擺脫掉中博書局旗下沒有優質項目的尷尬境地!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