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道:“交通一卡通!”
“真的?”
稽映陽眼眸發亮,振奮起來。
周浩然緩緩道:“校園卡、紅星卡,其實都是打前站,積累經驗,把模式摸透。交通卡才是短期內智能卡的最大市場。海港人口將近2000萬,可現在都還是紙質票據,連月票都是紙質的,這太麻煩了。”
稽映陽欣喜的說:“是呢,而且海港跟別的城市不一樣。別的城市,要么是公交卡,要么就是公交和地鐵。海港這里有三種,公交、地鐵和渡輪。海港在這方面有更強的需求。”
“以海港的體量,只要上馬了交通卡的項目,一年兩三百萬張卡的銷量不在話下……”周浩然這時也忍不住問起來,“你代理射頻芯片,利潤多少?”
稽映陽道:“拿貨價是5美元多一點,我覺得零售價至少也得12美元。”
“我去!”
周浩然心說陽陽姐挺狠啊!
稽映陽很奇怪的說:“這是市場價啊,進口射頻芯片,在國內都是這個價。12美元看似挺多,扣掉了關稅、增值稅和所得稅,一塊芯片的利潤還不到3美元。”
周浩然也了解過國內行業。
智能卡在國內沒普及,除了技術原因,還有就是成本因素。一張卡的市場價高達120塊錢,主要的成本就是進口的射頻芯片。
復旦大學要推校園一卡通。
卡費可不能由學生出。
要由學校來承擔。
所以在國產替代的射頻芯片推出之前,全國就只有海港這一座城市有資格推行智能卡。
就比如交通一卡通。
上輩子,海港是在1999年推出的。
采用的都是進口芯片。
天價的卡費,都是官府補貼的,只有海港有這個實力。
兩年后的2001年,首都也推出了交通卡,這就不一樣了,卡費都是用戶承擔。因為這個時候,復旦微電子已經把射頻芯片研發出來了,有了廉價的國產替代,卡費就很低了,國內才終于進入了交通卡的時代,紙質票據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周浩然分析道:“在國產替代推出之前,你的生意不會有任何競爭對手,市場里處于壟斷地位。別的你都不用擔心!”
稽映陽對市場很了解,自然明白他的布局,“我明白,你是左手抓技術,右手抓……唉,你抓我干什么?”
“本來就是抓你嘛!”
周浩然伸手,放在了她的大腿上。
稽映陽嗔惱道:“周浩然,我跟你談正事呢,你能別動手動腳嗎?”
“你不就是有擔心嘛。”周浩然對此根本不怎么在意,“有我在,你怕什么?我是國內智能卡這個項目的發起人,還能讓別人搶走?”
稽映陽掙脫了他,趕緊跑到墻角站好了,離他遠遠的。
免得他色心再起。
雙臂攔在胸前,一副防范的模樣。
“我知道,你是左手抓技術,右手抓渠道,來完成對市場的壟斷。可這里有一個缺失,要是處理不好,容易生出變化。”
稽映陽提出了她的擔心。
“什么缺失?”
周浩然不信她有本事從自己的布局里找漏洞,至少二十來歲的她不可能有這個本事。
稽映陽輕聲道:“智能卡的技術,是軟硬一體。你開發了系統,這只是軟件層面。硬件呢?射頻芯片,就是最大的隱患。全球有好幾家半導體公司能生產這種智能卡射頻芯片呢。”
周浩然笑道:“國外的太貴,國產替代才是未來。”
“國產替代你就行了?”
“行啊!”
“嗯?”
“國產替代的團隊,就在我們學校,跟我是一伙的!”
周浩然做校園卡項目,本來就是跟高祥文教授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