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秋雁九號。”
進入二號溫室種植區之后,駱一航指著眼前滿滿一片作物說道。
“這不是山藥蛋么?”秦秋雁家鄉的老村長一眼就認出來了。
他們那邊把土豆叫山藥蛋。
“是啊秦叔,您家雁子主導培育的,來,挖個瞅瞅。”駱一航接了話茬,從門口工具架抽出把鐵锨遞了過去。
秦秋雁家村子叫小秦莊,全村大多姓秦,全都沾親帶故。剛才介紹的時候,老村長自稱秦老漢,論起來還是秦秋雁的二伯。
老漢這稱呼倒是跟老陜一樣。
秦老漢接過鐵锨,向四周看了看,見所有人都盯著他,很是期待的樣子。
也就沒二話,把手在褲子上蹭了蹭,找到近前一株土豆,將鐵锨立在根部附近一腳就跺進去了。
隨后一手前一手后,兩膀子較勁翹起滿滿一鏟子土堆到旁邊。
土坑里泥土散落,露出了土豆一角。
秦老漢再拿鐵锨,左左右右輕輕扒拉幾下,露出土豆全貌,跟個小皮球似的。
“這么大!”大土豆可是給秦老漢驚到了,驚完又是失望,“裂口子,可惜了。”
說完秦老漢蹲下去,把大土豆從土里摳出來,雙手捧著站起身。
土豆大的喲,一只手還拿不住。
秦老漢掂量掂量,“得有三斤多。”
然后低頭一看,下面還有。
“都挖啊?”秦老漢問道。
“這一株都挖出來。咱看看單產。”
“行嘞。”
秦老漢重新拿起鐵锨,咔咔幾下,又刨出來三個大土豆。
后面這三個雖然稍小,但每個也有一兩斤重。
四個大土豆并排放在腳邊,秦老漢低頭呆呆看著,覺著有點暈。
這才是一株啊,產量怕是得有十斤。
他種土豆種了一輩子,一株能產多少咋能不知道么,一兩斤是普遍,三四斤算多的。
但這一株十斤的,他是真沒見過。
“這株長了四個啊,秦叔運氣真好。”駱一航笑道。
原來不全是這么多啊,秦老漢松了口氣。
一畝田里幾千株,偶爾一兩個長的多很正常……正常個鬼啊,再多也沒有十斤的。
“那這個不算,我再挖一個。”秦老漢說著又抄起鐵锨。
駱一航伸手攔住,“沒必要,多的四個少的三個,都差不多。”
“都這么大?”秦老漢停下動作。
“差不多吧,試驗田里每畝三千來株,畝產兩萬五六千斤,隨便哪個土豆都得一兩斤。”
鐺!
秦老漢手里鐵锨掉在地上,直勾勾盯著秦秋雁。
他總算是明白為啥喊他們來了,為啥通知的時候說村里出來個能耐人。
尼瑪這太能耐了!
“這……這是雁子你弄出來的?”
目光炯炯,有些怕人。
秦秋雁下意識往時娟身后躲了躲,輕輕點頭,“二伯,是我跟英姐娟姐還有馮教授他們一起培育的。”
秦老漢聞言,啪的一拍大腿,懊惱喊道:“二伯對不住你啊,當初不該罵你。”
隨后又蹲下摩挲著大土豆,“哎呀,哎呀,兩萬五,兩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