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米高的哨所啊,有水、有電、還有網,還能打電話】
【還有新鮮蔬菜吃,還有熱乎的,大雪封山七個月吃火鍋】
【千萬別讓隔壁知道,他們還在刨雪窩子,拿鐵皮桶煮冰熬咖喱呢】
【隔壁那叫艱苦樸素,不像咱這的少爺兵們,野外做紅燒肉還要炒色(狗頭)】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熱飯代表戰斗力!】
說到炒色,王班長真就給表演了個炒色。
——
介紹結束,炊事班里就忙活起來,切肉,洗菜井井有條。
哨所的飯菜,王班長親自掌勺。
炊事班的大鍋燒油放冰,轉小火大勺子慢慢熬,色炒成醬紅色亮晶晶的特別漂亮。
大塊五肉下鍋,大火猛炒,炒成亮黃色再加熱水中火慢燉。
接著再炒一鍋色,排骨放下去煎到兩面金黃。
鍋里留底油,放薑片蒜瓣椒干辣椒,煸炒出香味。
排骨再放下去大火翻炒,最后放些香芹香菜配色。
哎呦看著那叫一個香啊。
不愧是央視做飯頻道,拍做飯簡直絕了。
不亞於美食節目。
隔著屏幕都勾的人口水直流。
而接下來更勾人。
洗好的長辣椒,翠綠翠綠的,看著就新鮮。
王班長拿起一根介紹道:“這是咱們連隊自己種的菜。”
“去年建起了光伏板,送來了蔬菜種植倉,我們想吃什么自己種,這辣椒就是我們自己種的。還有水箱能養魚嘞,瞅瞅,這鯉魚多大,青藏高原上的大鯉魚。”
王班長說起這些就高興,拿起辣椒轉一圈,又拎起大鯉魚,準備做醋魚的,剛收拾好。
幾分鐘前還在水里游呢。
辣椒哆哆哆切成絲。
王班長又拿出一塊里脊肉。
豬身上最好的一部分,又嫩又香炒菜最好。
而這塊肉,還帶著雪紋。
“就是養豬還差點,搭了豬圈還沒養呢。吃肉還得從后方運,話說這次送的肉是真好啊,我們全連都喜歡著呢,不管怎么做,都能多吃兩碗飯。就是太少,要是有幾頭豬就好了……”
王班長一邊切肉,一邊絮叨著,手里不停,嘴里也不停。
肉切好了醃上,魚也醃上。
王班長又切白菜,切豆腐,切空心菜。
白菜豆腐是后方運來的,空心菜也是駐地自己種的。
“回頭得琢磨琢磨怎么做豆腐,豆腐在我們這兒可是稀罕東西。豆腐、豆漿、豆腐皮、豆腐乾,都好吃著呢……”
他這番話聽得記者都笑了,“您還打算所有的東西都在駐地自己產啊”
“那可不。”王班長還挺認真,“至少吃的喝的,能自己生產就儘量自己生產,這邊離著后方遠,運一次東西不容易,自己生產能省很多成本。戰士們也能吃到新鮮的。”
“原先所有的補給都得靠后方運,一次運一大堆,綠葉菜很少,放不住,大部分都是蘿卜土豆那些,放倉庫里不是凍了就是曬蔫了。吃到新鮮蔬菜很困難。”
原來如此,有現實原因,也有當初苦日子過來……引出了“囤積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