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一輩子守著大戈壁,寒風嗚嗚吹,沙子呼呼飛,出門就光呸呸呸吐沙子了,啥都做不出來。
看著眼前美景,憋半天也只憋出一句,“難怪人都說江南好,這風刮在臉上都水潤潤的,當真是好啊……”
而且那地方,除了有荷花池,也有草原,也有牧場,也能放牛羊。
有普通的綠洲草場,也有跟現在腳下一樣的馬蘭草草原。
比這里寬,但沒這里大。
巴圖朝魯也就只能用這個安慰自己了。
假裝忘記了那邊時間還長呢,好幾批試種的馬蘭草,從沙漠邊緣一路延伸進去的。
同樣延伸進去的還有在沙漠里面的那一座座高塔,以及高塔上延伸出去的長長臂膀,在大地上畫出一排排巨大的圓。
那是農田,足足幾十萬畝農田。
種的是大土豆子。
那土豆子雖然不能吃,但豐收的時候,哎呦喂,心里暖的啊。
“尼瑪!”
想到這里巴圖朝魯就來氣。
當時帶著參觀的就是這個額爾德尼,那副嘴臉哦,跟現在一模一樣。
炫耀,可算有東西炫耀了。
他們那除了大土豆子,還有化工廠。
就放在離村子十幾公里的工業區。
為此還專門修了條鐵路。
全是新的。
參觀的時候,說的什么采用先進的生物工程技術、自動化控制系統等,實現高效、安全、環保生產啥的,巴圖朝魯沒咋聽懂。
就知道那廠子大,干凈,不往天上冒那些五顏六色的煙,邊上水渠里的水也是清的,不是黃的紅的綠的藍的。
也沒怪味,一點不臭,也不刺鼻。
要說味道,就是總彌漫著蒸糧食的味道,待時間長了容易餓。
新東西就是好啊。
在最開始規劃的時候就把工業和環境和諧統一考慮在內。
工廠干凈漂亮,特別掙錢,靠著原料產地,大土豆子便宜。
工業賺了錢反哺當地農業。
水利設施哐哐上馬,圓盤子農田在沙漠里一片一片開。
草原牧場除了放養著牛羊,還能改善氣候環境,減少水分蒸發,甚至冷凝空氣里的水反補地下水。
大漠、黃沙、高高的鐵塔和鋪向遠方的農田。
一望無際的草原,片片如云朵的羊群。
還有蜿蜒河道連成片,連接著的如同一串串葡萄似的荷花池。
這些景物全堆在一塊,還真是好看。
還都有用。
具體都是啥用巴圖朝魯沒太弄明白,什么膨潤土、解磷微生物菌劑,還有那個綠狐貍尾巴藻,名詞太多不知道干啥的。
但他親眼看見了,那么大一片貧困村,肉眼可見的富裕起來了。
特別是外地打工的年輕人們,一撥一撥的回來,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拿工資,誰愿意往外跑啊。
年輕人回來了,村子鎮子跟著就熱鬧起來,小飯館、理發店、超市、網吧、快遞站、奶茶店……自然而然的就全冒出來了。
巴圖朝魯去的那次,還在當地鎮子里看到正在建的電影院……
沙漠邊上的小村子,什么時候有過電影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