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皮營圪臺村那片有十幾個村子,外加一個鎮。
但人口加起來也不過兩三千,除了老人就是小孩。
電影院肯定不是給他們蓋的。
人家是為了化工廠那上千工人,還有因為工廠,引來的更多的配套企業,交通啊,運輸啊,倉儲啊,還有鎮子里那些快遞站、小飯館什么的。
當時介紹了,一個產業工人,能帶動八個就業。
況且還有幾十萬畝大土豆子,也需要不少人類。
再再況且,弄個荷花池,引來多少游客啊……
熱鬧,真熱鬧。
羨慕倆字都說膩了……
——
都是在大戈壁邊上討生活的人,只要去皮營圪臺村看過之后,誰不想要,誰不想擁有。
“忍耐”著額爾德尼的炫耀,不就是為了這個。
但是之前向他取經,他還不說。
一點不講同族情分。
其實額爾德尼哪是不說啊,他自己也搞不明白到底是咋回事,就覺著自己運氣好。
天上掉下個大餡餅,讓他給接著了。
所以,額爾德尼給大伙指了條明路。
若要求取真經,應當去拜真神。
真神在哪?
真神就在此地!
額爾德尼借著蓮藕羊肉湯,引出話頭。
一眾長者們順坡下驢,回憶起在皮營圪臺村看到的種種景象。
話里話外的……也不用里外。
直接明牌了。
博爾金·烏云長者代表各部族,特別是生活在戈壁沙漠和四大沙地周邊的部族們。
直接跟駱一航說道:“尊貴的駱先生,您像太陽一樣照亮了皮營圪臺。我們這些在戈壁沙漠邊緣掙扎的部族,渴望您也能將這份光明帶到我們的家園——讓清泉涌流,百花盛開!”
不愧是長者,說話多有詩意。
而他們的意思,駱一航早就聽出來了。
剛才說皮營圪臺村,說的那么詳細,吹捧的那么高,不就是想把皮營圪臺村的荷花池連片、工廠林立、年輕人回流也在他們那里復制一份么。
駱一航端著羊湯,微笑著看了一圈諸位長者們。
這些長者們雖然都穿著華麗的衣衫,身上戴滿貴重配飾。
能成為長者,家境肯定不差。
但除了其中幾位滿面富態,是真富裕之外。
其余大部分,比如巴圖朝魯,就像普通中老年人。
甚至因為生活環境惡劣,一輩子勞作,皮膚粗糙,皺紋深邃,比內地的同齡人更顯老。
戈壁沙漠邊上討生活,日子不好過啊。
而且他們也有跟絕大多數西北鄉村同樣的問題,年輕人都去城里了。
家鄉只有老人。
甚至還更嚴重。
就比如這些天在巴圖朝魯那邊看到的,村子里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