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當然牛。
這還是強娃頭一次主動地擴展出產業。
以他憊懶的性子,著實難得。
而且別看強娃說的輕巧,其實這背后事情多了。
不再像苗鑫磊一個攤子那樣,說幾句話的事。
首先是分錢。
跟苗鑫磊開攤子的時候,那就是閑著沒事玩兒,隨便定了個二一添作五。
但誰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粥攤,竟然這么賺錢。
現在攤子多了,就不能簡單的對半分了。
剛開始可能還行,畢竟前期不掏錢嘛,還幫著找了個營生。
但等到時間長了,肯定會有意見。
憑啥?
每天熬夜出攤的是我,煙熏火燎的是我,辛苦干活的是我,忙前忙后的是我。
你就出些桌椅板凳,什么都不干就要分走我五成?
憑啥!!
升米恩斗米仇,這是人性。
強娃怎么也做這么多年生意了,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所以在攬這活之前,就設計了一套退出機制。
他注冊了一個餐飲文娛公司。
所有想做粥攤的園區的工人親屬,還有其他想干這行的人。
都和公司簽約。
所有攤子的一應事物、手續,都由這家公司投資。
也就是說,在最開始,一分錢不用掏,也不用擔心不會弄,全給安排的妥妥當當。
股份也是按照合伙人制,各占50%。
甚至在前三個月,還能領三千塊錢保底工資,萬一賠了也不會揭不開鍋。
等攤子開起來之后,就是重頭戲了,按理說應該是賺的越多,公司分的越多。
但強娃這家偏偏反其道而行,賺的越多,給公司分得越少。
每個月結賬時候,利潤達到一定標準,自動減少分成比例。
最終能減到10%。
而且分的錢公司也不白拿。
桌椅板凳鍋具灶臺這些硬件就不說了。
不會做豬雜粥,公司提供培訓。
缺人了,公司統一招工。
報稅、交社保、雜七雜八的公司都管。
后勤也管起來了。
每天開攤前,會有專人把東西運過來擺好。
收攤后負責收拾打掃。
一應原材料,米啊、藥材啊、梨子、山藥啊,還有最重要的豬雜啊,公司統一采購。
因為量大,價格絕對比市場價低,品質也有保證。
連熬粥的水都是統一從白龍泉運來的。
更何況,這條街可是北大街,市中心最大的一條商業街,直接變成了夜間步行街。
一般人哪要得到這樣的政策。
但對強娃就不一樣了。
強娃手里可還有清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呢。
占股雖然只有一成半,但他是法人,也是實際管理者。
清音生物下屬食品廠、保健品廠、化妝品廠,還有酥山冰激凌生產廠。
幾個廠子加起來每年產值可是不低嘞。
在天漢所有的企業里面。
清音農業和俏小貓集團這兩頭牲口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