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一些壓力?”
“對,尚賓現在只是有兩臺樣車,離著量產還遠呢!咱們也弄兩臺樣車,反正都是面子工程,誰也不比誰差就行”
李野詫異的看著馬兆先,好半天之后才笑了。
就馬兆先這種從底層摸爬滾打上來的干部,怎么可能不會做表面功夫?
這就跟冷戰時期的蘇鵝和燈塔一樣,你有什么高科技裝備,我馬上就緊跟著“擁有”。
甭管這種擁有是真是假,先把牛皮吹起來才行。
李野略微思索,就篤定的道:“卡瑪斯的變速箱和后驅動部分,已經復制出了樣品,進入了綜合測試階段,我們可以提前進行裝車測試,但發動機不行,必須先用進口貨代替一下.”
馬兆先馬上道:“行啊!只有發動機是蘇鵝進口的話,那國產率超過了百分之九十,完全可以申報部里的優秀進步獎。”
【你這國產率是這么算的啊?】
“馬叔,你先不要把牛皮吹的太大,就算是采用現成的發動機,盡快制成了樣車,各方面的調教測試都是少不了的,測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距離量產階段還有很長的時間”
“我明白我明白,技術上的事情必須要嚴謹”
馬兆先連連點頭,然后忽然又道:“李野,如果我們邊量產邊測試呢?”
李野哭笑不得的道:“馬叔,好的名聲積攢非常困難,但是揮霍起來卻非常簡單,邊量產邊測試,那是讓用戶幫咱們做實驗呢!
一款重卡,最重要的就是耐用性,如果用戶在使用中毛病不斷,那鋪天蓋地的罵名,會把我們在輕卡和輕客上積攢的招牌全部砸掉的.”
“嘶,是我太急了”
馬兆先深吸了一口氣,才打消了拿用戶當白鼠的打算,雖然這年頭內地的很多汽車廠商就是這么干的。
而李野看著馬兆先眼眸中的那縷焦灼,好像也猜到了對方今天為什么會一反常態的急躁。
馬兆先是在跟尚賓競爭,是在曲司等人面前“爭相表現”。
雖然李野的自主研發路線可以講的頭頭是道,但是礙不住人家尚賓今年就能生產,明年就能盈利,馬上就能讓上面的人得到可以大書特書的成績。
如果上面有人借著這個由頭,把尚賓大夸特夸,京南集團現在“雙巨頭”的局面,不定就要變了。
這種“短視”的現象,別在八九十年代,就是幾十年后也屢見不鮮。
這就跟種樹一樣,楊樹三年就能見到回頭錢,你葉紫檀什么時候才能成材?
沒成才之前你跟我吹什么大氣?我兩年后就調走了,你讓我給下一任栽樹嗎?別逼逼,澆水施肥先向楊樹傾斜,你葉紫檀先靠邊站。
李野領會了這個意思,只好安慰道:“馬叔,我們有后發優勢,而且有卡瑪斯的技術參數,所以測試階段的困難,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
雖然最終量產的時間不能確定,但結果卻可以肯定,我們一定能造出國內領先水平的現代化重卡”
馬兆先爽朗的笑了:“我相信你李野,你也相信我,我能頂得住壓力。”
“.”
李野告別了馬兆先,坐車回家。
在車上的時候,他就給吳炎打了電話,讓吳炎計劃一下,盡快開始整車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