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你們的新型輕卡上市的時候,大家都拿著錢在廠門口排隊提貨,提價三千都買不到,大家都說你們是有錢不賺的傻子,但是現在誰還說你們是傻子?
而斯泰爾賣的太貴了,比三臺吉汽的141還貴,你這讓用戶怎么想?一臺車賺錢比三臺車還多嗎?
但我認為你們不會把重卡賣的那么貴,然后用戶就會嘗到重卡的甜頭,所以只要卡瑪斯上市,你們就能贏”
李野挑了挑眉頭,微微的笑了。
牛人就是牛人,竟然猜到了他的策略。
不過李野還是笑著問道:“譚廠長,那你既然知道我們會贏,還要支持我們研發自己的發動機說不通啊!”
“嗨,剛才我不是說了嘛!你們覺得不合適咱們就好聚好散,但你們要是覺得合適呢?”
譚廠長坦坦蕩蕩的說道:“李總,你也是去國外了解過大形勢的,現在是全球合作時代,都講究一個造不如買,如果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就沒有必要自己造啊!”
好嘛!譚廠長這是篤定到時候李野會離不開他,另外譚廠長也很精明,只要能幫助他提高產能,他無所謂跟李野還是跟濟汽。
就譚廠長這么大度,這份坦誠,這份陽謀,一般人還真招架不住,忍不住就遂了他的心愿。
只可惜,他碰到了李野。
。。。。。。。。。。。。
李野把譚廠長灌的半醉,也沒有在譚廠長的一再試探之下松口。
等把他們送走之后,陸知章才不解的問李野:“李野,你是覺得哪里不對勁嗎?如果采用他們的柴油機的話,咱們今年就能全面路試,明年就能投產.”
李野搖搖頭道:“老陸,現在咱們內地不是計劃經濟了,市場經濟不說你死我活,但也是各憑本事,咱們不能把自己的命門,寄托在別人的信譽上。”
陸知章眨眨眼睛,好似明白了什么,但還是憂心的問道:“可聽譚廠長的意思,他們掌握了最先進的設備,全世界只有三家,重型柴油機的缸體強度要求太高了.”
“我們正在研發第四家,”李野淡淡的道:“在去年的時候,內地就有單位開始研發類似的大型設備了,所以你不用擔心。”
“嗨,那我是白擔心了。”
陸知章徹底放下了心來。
就從他跟李野搭班子開始,就總是會遇到各種“好事兒”。
當一分廠需要某一種配件的時候,就“恰好”有一家內地的企業,剛剛引進海外技術,或者耗費巨資研發突破,給一分廠提供最合適的部件。
要知道這些供應廠商,剛開始全都是“吃力不討好”,為了一分廠的一點點產量,投入大筆資金生產出優異的產品,如果一分廠的汽車最后滯銷,他們全都得倒閉。
時間一長陸知章也琢磨過味兒來了,李野這是一家打仗,八方來援,周圍都是自己人,一是全力支持李野,二是絕對不允許別人卡了脖子。
就像這次譚廠長非常驕傲的鑄造設備,去年就由文樂渝牽頭,在國內廠家開始自研公關了。
雖然因為各種局限因素,研發出來的設備性能或許沒有奧地利的先進,但是所有的湯湯水水,卻都落在了自己的人的兜里。
這其實也跟“產業規模”一個道理。
只要有研發任務,就能讓那些每個月只需要幾百塊就很滿足的內地工程師們,不會因為碎銀幾兩,去賣茶葉蛋,去擺小地攤,最終把一身的才華,浪費在那污泥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