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的鋼鐵巨艦像是被大海封印的琥珀。
面對這個驚人的場景,天空上的f-35c記者號戰機俯沖下來,對著艦島上傾斜的星條旗就是一陣猛拍。
帝國の落幕。
這位戰地記者是懂抓拍的。
可以預見的,這艘龐然大物的沉沒要持續十分鐘左右,或許它可以堅持到聯合國第一艦隊全軍覆沒而仍然能保留一桿斷裂的旗幟露出海面上。
在航母沉沒的附近形成了巨大的漩渦,而始作俑者卻不管不顧,化作一道流光,在極短時間內撞沉了‘小鷹’號航空母艦其他護航戰艦后,立刻沖向了毗鄰的‘漢’號航空母艦戰斗群
面對這艘產自西太平洋的常規動力航母,已經有過一次擊沉航母經驗的羅清并沒有多余的態度變化,如果硬要說一定要有什么區別,那就是他改良了攻擊方式,以身化劍,形成了一道千米直徑的劍芒朝著‘漢’號的腰部狠狠斬去。
‘漢’號航空母艦的艦島,與劍光籠罩之內的j15型艦載機,同時被劍光一分兩段。
在被劍光攔腰斬斷的航母腰部,可以清楚地看見航母內部的復雜構造,而這些內部的復雜構造在極致的鋒利下,形成了一種光滑的怪異感。
由于受創面積更大,‘漢’號航空母艦以遠超‘小鷹’號航空母艦的速度沉入大海。
被劍光摧毀的航母碎片,如同綻放的牡丹花向四周散開,無數固液混合物的金屬射流則保持著相當的沖擊力與破壞力,將被兩節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擊穿。
未能起飛的鋼鐵巨鳥成為了巨艦的殉葬品。
在這次炫目又簡潔的進攻中,人類方第二艘巨型航空母艦被擊沉了。
當羅清以60馬赫和沖向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時,后者已經表露出了逃跑的意圖,在羅清聽不見的五角大樓聯合指揮部中,那名印度將領驚恐的大叫著:“我們退出演習,我們退出演習!”
回應‘維克蘭特’號常規動力航母的是又一道驚天劍光,只是這一輪劍光并不是從腰部斬斷,而是從尾部直接貫穿至艦首,將整艘航空母艦豎著劈裂而開。
維克蘭特號像是被人直接側切開的蟑螂,殘骸飛濺,汁液四散紛飛,并最終沉入大海。
在接下來的短短數秒中,羅清又擊穿了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常規動力航母。
緊接著是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相比于前面未能全部將艦載機釋放于天空的航空母艦,戴高樂號的反應顯然要比其他的航母快得多,先后20余架陣風m型艦載機飛入天空,這些戰機并沒有攻向羅清,而是四散奔逃,顯然是想要拖延時間。
不知何時,五角大樓的聯合指揮部早就將與羅清的演習當成了一場單方面的存活時間競賽,仿佛誰能在羅清手底下存活的足夠久,誰就能拿到這場大賽的勝利似的。
面對逃跑果斷的陣風m艦載機,羅清故技重施,靈識一掃就將這些戰機的航跡掌握了個九成八,隨后再次扔出一把石子。
在靈念的鎖定之下,艦載機無一幸存,全部被石子追上并擊碎了發動機,呼嘯著墜落向大海。
閃避拉滿,機動性拉滿,攻擊力拉滿,防御力拉滿,神念掃描拉滿,思考速度拉滿。
面對這種新型的六邊形修仙者,人類的現有戰爭體系,其脆弱性一覽無遺。
在接下來短短的一分鐘之內,羅清又先后摧毀了西太的‘秦’號航空母艦、俄羅斯的姊妹艦‘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美國的‘提康德羅加’號宙斯盾巡洋艦、美國的‘阿利伯克’號防空驅逐艦、美國的‘衣阿華’號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美國的‘星座號’航空母艦、俄羅斯的‘伏龍芝’號巡洋艦。
至此,中環航母艦群十不存一。
不甘受辱等死的剩余艦隊,在艦隊力量損失90%的情況下,繼續對羅清發動了反擊。
有驅逐艦的近防炮系統對著來襲的流光瘋狂轉動,卻連目標的殘影都捕捉不到。
等主桅桿上的相控陣雷達發現目標時,整個驅逐艦中部已被斜向切開,海水正以虹吸效應涌入內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