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冬眠很久了。
羅清肯定也不能因為心里的一些疑惑去把對方叫醒。
人在睡覺的時候,最好不要去打擾,像蘇軾睡不著閑的沒事干把人揪起來拉到院子里散步的事,羅清干不出來。
更別說這還是冬眠,放在前世的時候,這叫閉死關。
今天的羅清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發現三體艦隊的探測器固然是一個很大的新聞,但畢竟這些探測器按照林格博士的計算至少還需要200年才能抵達地球,這就給了人類更多緩沖的空間。
羅清也不著急,他也不可能飛出太陽系主動去找那些探測器。
200年,哪怕人類無法建造出遍布太陽系的完整防線,也至少擁有能夠在太陽系的宇宙空間內自由航行的基礎了。
按照人類目前對太空的開拓進度,羅清還是很有信心的。
在過去的三年中,在人類進行太空建設這件事情上,這位面壁者起到了很好的督促效果。
他并不是憑借自己的面壁者身份和基于實力的超然地位進行強制命令,而是通過站位來潛移默化的,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類的內部決策。
比如現在。
電視里正在播放天梯3號的試運行情況,羅清就出現在了凡爾納島的現場。
凡爾納島作為赤道上的大型人工島,是天梯3號的地面鏈接基站,羅清出現在試運行的現場,也為連續5年的太空電梯計劃的建設畫了一個完整的句號。
其實在開始的計劃中。太空電梯的建設本來打算只是在天梯1號,天梯2號,天梯3號,各搭建一根運輸導軌,先湊合用著。
但是在羅清強烈關注下,建造太空電梯的效率被大大提高了,在5年后的今天,原定只有一根導軌的太空電梯,全部以完整的5根導軌形態出現在了近地軌道。
15根太空導軌從地面伸向近地軌道。
除了太空電梯之外,空間站的擴張工作也沒有停下。
人類一直有在近地軌道中建造太空城市的夢
目前,空間站已經從太空‘村莊’進化到了太空‘小鎮’的層次,下一步就是建造太空‘縣城’,預計50年后,將建成初步規模的太空‘城市’
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聯合空間站。
將是這未來三座太空城市的‘受精卵’。
羅清自然也是視察過三座人類空間站的,目前三座空間站的常駐總人數已經突破了8000人,在10年前,這個數量還只是10。
其中部分空間站的工程人員,已經在太空中呆了兩年,這打破了人類在太空中所呆的最長時間記錄。
科研設施,醫院,綠化區,甚至是太空學校……空間站的功能區也出現了跨時代的變化
而這顯然離不開三座太空電梯的運作,現如今人類登上太空,所需要的成本已經要比乘坐民航客機還低了,對太空物資的運輸能力也呈指數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