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機紀元11年(2017),人類憑借新式的、可以在月球表面完成起降工作的航天飛機,又重返了月球,這是人類時隔50年之后,第二次登上地球的天然衛星。
但這次登陸月球行動并不順利。
空天飛機如愿降落在了‘靜海’,并回收了阿波羅11號在月球上放置的激光反射棱鏡,臨近返航時,空天飛機卻因月球的沙土干擾下而無法垂直點火。
這直接導致空天飛機無法脫離月球的微重力。
幾十名各國登月航天員被迫滯留在了月球。
最后還是羅清飛過去,把這個飛機給扛到了月球的近月軌道上,給飛機點了火,這才將這幾十人救了回來。
有了這次的黑天鵝事件
各航天大國都意識到了一個事情:有面壁者羅清保底,針對太空的探索活動可以更大膽一些。
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人類在登月技術還不熟練的情況下,就擅自展開了對火星的載人登陸,這期間甚至沒有進行無人登陸火星的實驗。
果不其然,一個倒霉蛋和一只叫老貓的機器人被困在了火星。
最后又是羅清用了很長的時間飛過去,連人帶火星登陸艙的拽出了火星的引力影響范圍,重新回到了地球。
羅清為此嚴厲批評了執行火星登陸計劃的研究團隊,并直言:我日后將不對人類的技術冒險主義造成的惡果買單。
原定于2020年的火星基地建造行動,也因為羅清的這番話,推遲到了2025年。
無論是空間站建設,還是重返月球,又或者是登陸火星,這都彰顯著人類對太空探索的巨大熱情,在有太空電梯的物資支持情況下,可以預見的未來二十年,太空開發將成為人類文明的主流任務。
開發太空的經濟效應,也得到了微弱的體現,只是仍然呈現著一種投入西瓜,回收芝麻的局面。
但總歸是一個好的開始。
聯合國太空計劃發展署作出報告:在危機紀元32年(2038)之前,近地軌道與月球將被完全納入人類的領土范圍。
在現在,位于低緯度的人們時不時可以看見夕陽下那五根導軌在天際線中閃爍的弧光,在這些弧光之上,是不斷上升的星斑。那是一粒又一粒從地面上向天空中升起的太空電梯倉,這些星星代表著無數人的期盼,還有那整個世界‘縮衣減食’的珍貴積累,飛向星空,飛向飄渺的未來。
…
除了仰望天空之外,人類也注意到了腳下的土地。
羅清的環保倡議下,曾經被視為‘人奸’行為的環保主義,也被摘除了人奸的帽子。不斷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荒漠化的土地讓急于登上太空的人們重新冷靜了下來。
羅清為此推動了一次特殊的面壁者計劃:“發展傳統農業技術,植樹造林,阻止土地荒漠化,這是計劃的一部分。”
盡管造成巨大污染的各種世界工程項目還在,比如導致南極升溫的冬眠基地,但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的植樹造林熱潮中,地球荒漠化的浪潮總算是被勉強遏制了。
無數自發進行環保努力卻被打成eto分子的老一輩植樹人看見了希望,即使現在地球仍在不斷的荒漠化,但速度減緩了許多。
其中羅清也敏銳的意識到:哪怕他推動了關于保護環境的面壁者計劃,但也無法阻止地球環境的整體退化,只能說是延緩了地球荒漠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