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沒有說過我其實是量子態的?”
“啊?”負責人一臉茫然。
羅清現場表演了一邊什么叫‘薛定諤的面壁者’,坍縮為毀滅態后又坍縮了回來。
在眾多懵逼的視線中,羅清拍了拍負責人的肩膀。
“圖工,那臺量子計算機呢?你帶我去看看,缺失的相關理論,我可以補齊!這一點智子限制不了!”
眾人急匆匆的帶著這位面壁者來到了那臺量子計算機的半成品面前,它的大小相比于‘天河三號’來說簡直袖珍的可憐,只有一個手提箱大小。
“這東西有名字嗎?”
“有,最初版本叫550a,這是第三代了,叫550c,可惜因為理論受限的原因無法繼續迭代了,不然我們還想給他起名叫550w的來著。”負責人說。
“這都什么破名字,倒過來叫moss還好聽點”羅清吐槽完,指了指這個半成品的量子計算機。
“從現在開始,它就要改名字了,就叫——‘天衍’計算機了,這是計劃的一部分。”
“這名字,有什么說法嗎?”圖恒宇問。
“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我老家經常有人說這句話的。”羅清認真的說。
:
電子偏移指電子在受到外部因素影響時,其運動狀態或分布發生改變的現象,這種改變也有可能是自發性的,過渡的電子偏移會導致原本穩定運行的電子元件失效,基于集成電路雕刻的固態硬盤存儲年限最高為五萬年,原因就是電子偏移的影響。
常見的電子偏移原因:電場的作用(電場力)、化學反應(電子的交換,如共價鍵形成)、化學鍵形成(分子中,電子被吸引電子能力強的原子核偏移,我稱之為電子牛頭人)、氧化還原反應(高中化學請)、光譜線紅移等。
:
摩爾定律是指同樣面積的電腦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的數量每隔18個月到24個月會增加一倍。隨著晶體管尺寸縮小和集成度提升,【物理極限】逼近,摩爾定律增長速度受到挑戰,目前本書和原著里,傳統電子計算機均抵達了摩爾定律的極限,不會在增長了。
:一般認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1946年發明的eniac(埃尼阿克)。它使用了18800個電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每秒可進行5000次加法運算,開啟了電子計算機時代。文中為2027年,相減之后是為81年。
(水竹盡可能對把無關劇情的內容放在作家的話,堅決反對灌水爆金幣的行為)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