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號戰艦的毀滅,純粹是內部質量不達標造成的。
當然,哪怕羅清得到了印度網友的道歉,也沒有撤回那顆恒星級氫彈,不堪精神折磨的印度政府,最終選擇遷都新新德里。
這出鬧劇,給七大國看嘻了。
這五艘(劃掉)四艘新出現的行星級戰艦,加上俄羅斯的‘萬年風雪號’和‘萬年炎帝號’行星級戰艦,人類擁有了六艘行星級戰艦!
而這一切,從第一艘‘萬年炎帝號’開始建造,到最后一艘‘新大陸號’的建成,滿打滿算也不過用了6年的時間。
這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猶在眼前,六艘行星級戰艦出現也很大程度的提振了人類文明的信心。
各國太空軍也終于擁有了真正的‘宇宙戰艦’,盡管只是行星級的,當然,這六艘行星計算機仍然是屬于人類的技術驗證實驗艦,科研屬性大于軍事屬性。
美國的“彗星號”行星級戰艦加裝了試驗型的大功率激光武器和實驗型電磁炮系統,前者的大功率激光武器,可以在短時間內蒸發火星上的坦克模型,而后者的電磁炮的單發威力同樣可以砸爛坦克。
以法德為核心隸屬于歐盟的“錨點號”行星級戰艦則加裝了實驗性的聚合光棱武器,這種聚光性質的武器是除卻激光之外,是人類掌握的第二種‘光速打擊’武器。
羅清曾對“錨點號”行星級戰列艦裝載的聚合光棱武器很感興趣,并主動讓“錨點號”行星級戰列艦轟了一炮。
怎么說呢,威力只能算湊合,可以融化直徑不超過十米的鐵隕石靶子。
瞬發威力比激光武器要強的多,但相比于持久輸出的激光武器,聚合光棱武器的平均功率又遠遠不如了。
但這唯二配備了武器的行星級戰艦,目前都是攻大于守的階段,“彗星號”和“錨點號”都可以互相摧毀彼此,就看在茫茫太空之中,誰先發現對方了。
不管怎么說,羅清認為人類的武器體系之路,仍然漫長。
除了這兩艘太空飛船之外,英國的“新大陸號”和日韓的“孤嶼號”行星級戰艦則和“萬年炎帝號”、俄羅斯的“萬年風雪號”,則是純粹的科研用艦,用來驗證未來恒星級戰艦的可行性。
畢竟,行星級飛船潛力有限,急于上武器并沒有太大意義,中俄英走的都是在月球上實驗真空下的武器路子,等后期恒星級戰艦成型了,再想辦法搬到船上。
太空軍距今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歷史,未來的星空之戰人類肯定不能依托各國艦隊去單打獨斗,必須建立統一指揮。
常偉思將軍在退役前,發起了整合各國太空軍的號召,六大行星級飛船建立了統一的電磁信號指揮系統,在這些太空軍里,國家概念開始被淡化。
或許用不了多久,太空軍作為一支獨立力量的影響就能漸漸凸顯起來。
同樣是在一年,行星防御理事會的pia前局長,托馬斯維德也決定冬眠,這個在pia干了二十年的局長,同樣得到了人們的高度認可。
曾任pdc輪值主席的伽爾寧,他居住在羅輯的北歐伊甸園里,對托馬斯維德評價說:“他是一個冷漠的人,用鐵與血為文明鑿出生路,未來需要他這樣的人。”
pia部門在成立至今,也推動了不少影響力較大的計劃,比較出名的就是十多年前的“階梯計劃”,當然,那次“階梯計劃”被認為是失敗的,階梯計劃飛行器對航向偏離是不可忽視的錯誤。
這位推動了大量前瞻性計劃的pia局長,如今也要通過冬眠去前往未來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