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亞茲和希恩斯似乎都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而被世人所遺忘的‘太原地火’,則已經是十二年前的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危機紀元26年,政府宣布已經完全撲滅了太原地火這個人類史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這比聯合國最初預計的撲滅時間表要快三年。
在撲滅地火的漫長救災行動中,還由此衍生了一個特殊的技術,一種全新的,意義堪比‘飛刃’材料的納米材料。
納米材料的創始人是一名叫‘圓圓’的女科學家,她給這種新型納米材料取名為‘飛液’,這種納米材料,可以通過調節表面張力實現飛液泡的穩定
‘飛液’材料的發展是人類得以快速撲滅地火災難的重大技術突破。
“飛液”可以制造出直徑數百公里的超級肥皂泡,在‘地火’撲滅末期,這種超級肥皂泡曾經完全包裹了太原,而且這種超級肥皂泡也可以攜帶大量海水,形成類似‘羅清搬渤海灣’的弱化效果,這種對‘圓圓的肥皂泡’的出色運用,加快了地火的熄滅。
另一方面,女科學家圓圓所制造的‘超級肥皂泡’,也被政府活學活用,利用肥皂泡搬遷海水為干旱的西北內陸帶來降雨,不僅挽救了瀕臨消亡的gs省絲路市,也實現了對東亞荒漠化的有效遏制。
至于土地鹽堿化則并不用擔心,‘圓圓的肥皂泡’可以有效過濾掉海水中大量的鹽。
瀕臨衰亡的絲路市被‘圓圓的肥皂泡’拯救之后,‘飛液’納米技術也很快被政府公開于全世界,一時間,地球上空到處都是直徑數公里到數百公里的肥皂泡,這些肥皂泡過濾掉海水中的鹽,四面八方的飛往了世界干旱的區域。
聯合國稱之為這是“海水陸輸”計劃,并贊揚‘圓圓’是本世紀40年代最偉大的應用物理科學家,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更是盛贊為:“圓圓拯救了地球。”
對此,這個可愛的科學家面對采訪的鏡頭只是靦腆的一笑。
意外導致地火的劉欣、突破可控核聚變的丁儀、催動moss誕生的圖恒宇,更改地球荒漠化環境的圓圓……
好的或者壞的,正確的或者是錯誤的,無數類似的科學家都在自己的領域上為人類去做著力所能及的一切。盡管智子仍然矗立在人類的科學之墻的盡頭,但人類以不屈的精神,仍然推動著應用物理蓬勃發展。
新技術的誕生,甚至讓人類社會的經濟甚至出現了復蘇的情況。
未來史學派將21世紀40年代的經濟回暖稱之為‘回光返照’
是的,盡管人類的應用技術正在不斷取得突破,且地球荒漠化也得到了遏制,但未來史學派仍然沒有動搖關于大低谷的判斷。
這也讓羅清有點憂慮。
如果說現在的人類社會還有什么自己掌控不了的東西,那就是人類的經濟體系。
根本不知道會在什么時候崩潰。
但也是趁著人類經濟這點回光返照的功夫,已經55歲的丁儀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向世界各國提出了一個他圖謀已久的大膽想法。
——啟動‘環赤道’粒子加速器的建設。
幾乎沒有任何懸念的,丁儀的這個訴求被各國駁回了……讓人類過幾天好日子吧。
丁儀自然是不甘心的,他直言:“環赤道粒子加速器是人類破除智子干擾的最后希望,火星修建的粒子加速器已經證實了智子對火星粒子加速器的有效干擾,這說明潛藏在人類范圍內的智子數量已經超出了預估。
三體人和羅清那在數十年前達成臨時談判早就隨著羅輯博士的冬眠而結束了,現如今,想要通過拉長空間距離來屏蔽智子干擾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了,人類只剩下了建造環赤道粒子加速器這個最后的辦法。”
丁儀的一番話明顯的說動了科學界,在科學發展發展碰壁的當下,破除智子的理論干擾是每一位科學家都所期待的。
基礎物理越不突破,人類在末日之戰中敗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這是不少科學家心中的想法。
以丁儀為首的理論科學界,掀起了聲援建造環赤道粒子加速器的熱潮。
聯合國和pdc在經過了長達半年的復雜的討論與斗爭之后,以及在羅清表態的支持下,謹慎的通過了赤道粒子加速器的建造申請。
為了安撫民眾,聯合國對外公布,環赤道粒子加速器的建造,將由moss主導進行。
有人學者統計,建造環赤道粒子加速器的所消耗的總資源,足夠給人類再建造60艘行星級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