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擔憂自然是有道理的。
太空軍司令也說:“吞食者文明發育的太早了,哪怕他們沒有技術爆炸,技術水平是勻速增長的,七萬年的時間也足以讓他們的文明的技術出現質的飛躍,看看吞食者吞食波江星的那一幕吧。環形的吞食者飛船,套住行星后,對波江星的赤道拋撒了上萬根長度達到數萬公里的資源運輸管道,這每一根運輸管道都相當于我們的太空電梯,且要比我們的太空電梯的運輸能力高上數萬倍。”
羅清皺著眉。
誠然,單從波江晶體播放的視頻來看,吞食者飛船強的可怕,且技術規模令人感到吃驚,但……吞食者文明似乎仍在人類的理解范疇之內。
瞧瞧那數萬根管道,以及那堪稱古老的‘吞食’方式。
有種渡劫修士大把吃練氣丹的美。
直覺告訴羅清,這個吞食者文明,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張。
真正的頂級文明需要用如此簡陋、粗糙、暴力的方式來獲取資源嗎?
恐怕不見得。
三體文明幾顆智子鎖死地球科技。
排險者文明的一個傳感器,就可以瞬息蒸發整個愛因斯坦赤道加速器。
相比之下,吞食者的進食方式原始的有些可愛了。
給人一種戴森球的美感。
而且迄今為止,吞食者甚至沒有對他們的目的地(太陽系)進行一個簡陋的探查。
就這么直挺挺的飛了過來。
主席同志和司令同志只是被嚇到了而已。
倒是眼前的這位上校,反而頗為鎮定,并沒有被吞食者文明的龐大技術規模所嚇倒。
“主席,首長,面壁者。”上校對三人正色道:“目前的問題是,我們沒有智子那樣的探查水平,我們必須要想辦法知道吞食者的技術層次。”
“你是怎么想的,說說看?”太空軍司令說。
上校說:“我建議,派遣一艘恒星級戰艦,主動朝著吞食者文明的方向飛去,憑借速度優勢,在吞食者文明突破6000天文單位的距離前,提前接觸他們,并盡可能的回傳相關情報。如果吞食者文明遠超我們的想象,那人類就要早做其他打算了。”
“這不行。”太空軍司令打斷了他:“針對吞食者文明,我們勢必會發射很多探測器,但不能將一艘珍貴的恒星級戰艦當作探測器使用,更別說探測飛船有去無回的可能性極大,要派也是派無人飛船。”
“我倒是覺得可以試一試。”羅清摩挲著下巴,對上校提出的方案充滿了興趣。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