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體驗下來,孟傳拳打道子趙還真,腳踢武當老道士,打遍二限無敵手。
名聲是打出去了,都知道武當山來了個狠人。
可每天依然都有人“不服”,來找他切磋過招。
“道長著相了啊.”
孟傳頗為感慨,當真覺得此地不錯,武道氛圍甚至比聯大還要濃郁。
每天練完拳,再打打實戰。
不僅拳法熟練度蹭蹭上漲,還能將練拳時候,悟得的打術技巧消化,巴適的很
漸漸的,孟傳在武當越待越習慣,就連石槽硬床都躺的舒服起來。
最重要的是,現在動手之前。
他也學會號一聲“福生無量天尊”,給自己來一波玄學加持,然后擼起袖子再上
一轉眼,十日已過。
拳法與核心法的修行從未停滯,孟傳的氣血愈發強悍,朝著八千點穩中求進。
不知是否跟武當山的環境有關系,日夜練拳,他的五行武理境界,離不著相不留痕只剩下一層窗戶紙。
與此同時,在山上他也沒落下橫練課。
韋陀擔山功在三日前突破熟練,達成【舉重若輕】之境。
如此一來,他的雙臂又再次得到千斤巨力加持。
卷起趙師伯的千斤卷,一口氣能做上四五個了,也算是勉強能用。
趙師伯千斤卷吊著的重物,是由【魔鐵】精鍛而來。
孟傳記住了這種材料,將來若要打造真武,便用這種魔巢鐵礦來作為主體材料。
一力降十會,不是吹出來的。
搞一柄巨沉無比的真武,更能發揮自己的力量優勢。
這一日,傍晚夕陽漸落。
孟傳站在院子里打拳,嘗試觸發晨昏啟慧,一旁的王燁也在練武。
觸發失敗,他調息時瞥見對方還是老樣子,在打太極。
這群武當道士在練拳之前,都要先來一套【太極十三式】熱熱身。
這門拳法對于他們而言,是獨屬于武當人的【國義拳】。
孟傳趁調息間隙,盤坐于院內的青石上。
一邊運轉著望氣術修行,一邊觀察王燁道長打拳。
這幾日看了好幾遍,光是看這門拳法,他都快學會了
起勢、抱球勢、單推勢
內含臟腑調氣軌跡,外有陰陽五步轉折。
王燁十三組動作打完收身,突然見孟傳也動了起來,心中詫異至極:
“我靠,牢孟什么時候也學會太極拳了?”
孟傳從青石上一躍而下,氣勢鼓蕩道袍獵獵。
站定后,只見他猛地一口氣壓入丹田,而后掀動狂風縱身掠起,起勢如攬九天云。
這是孟傳對于太極十三式,第一組“起勢”動作的領會。
就當是在打【炮拳】,將其用作“當頭炮”來打出,先聲奪人!
下一勢抱球沉肩墜肘,反而將動作慢下來。
一勢未見效,就抽身抱圓防守,兼之攻防有序。
勁氣流轉間,“單推勢”左掌虛探,右掌緩送如推云浪。
大片的氣流,被這一掌推出嗚咽的悲鳴沙聲,浩浩蕩蕩浮向遠方。
看此一幕,王燁不禁暗自咂舌,不愧是“移山力士”,勁兒是真的大!
孟傳雖拳腳之間略帶生澀,但動靜是真他娘的嚇人。
這一掌要是推在自己身上,當真是尸骨無存
移山力士,是武當求道班眾人,給孟傳起的新綽號。
暗指他的力氣太大,宛如仙人手下執行拿人、搬運法寶、強悍無比的護法力士。
不過孟傳并不喜歡這個稱號,對于道門之人,這是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