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于自身而言,他不信這些,也不喜歡給別人當手下。
回過神來,他腦海中繼續推演著太極十三式的路數。
“云手勢”腰胯領動,雙臂繞轉似行云布雨。
野馬分鬃開步展臂,如分疆縱馬一般,勁力完全貫透到指尖之上迸發。
十三式打完,收勢時斂氣歸元。
體內“腎丹”好像被激活了一般,下丹田部位發出嗡嗡低鳴,站定后宛若身子骨全部打開,只覺通體舒泰。
怪不得武當人在練武之前,都要來一套基礎太極。
確實能“調和內息,松活筋骨”,以便于后續更好的練拳。
不顧一旁王燁道長的驚訝,他聽到面板上傳來提示聲音。
凝神查看,這門三流拳法,已然被成功收錄:
【太極十三式拳:熟練(80%)待破限】
【破限特質:圓融(初級)】
不只是成功入門,甚至一遍就將熟練度,推到近乎精通之境。
這是最基礎的太極拳,雖然孟傳并沒有學過太極一道的拳法。
但形意拳法不分家,他的五行拳、八極拳武理甚高。
再加上現如今的上等根骨,和該如此。
雖然暫時沒有時間,轉修其他派系的拳法。
但【圓融】這個特質,倒是讓孟傳有些感興趣。
“圓融.是不是能增強拳法之間的協調性,有助于更好的將各門拳法融會貫通.”
結合太極之道的內涵:
“以陰陽相生為理,剛柔相濟、虛實轉換間藏中庸之道。”
二者疊加下來,孟傳覺得,這個猜測可能性不小。
“靈息拳已經破限,另外兩門五屬俱全法也破限在即。
屆時,在嘗試與五蘊拳融會貫通之前,正好把【圓融】先破限了試試。”
土載四象拳和生克纏絲手雖然為二流拳,但修行起來的難度,不低于某些一流。
也是這兩門五屬俱全之法,被列為“冷門”五行拳的原因之一。
孟傳瞅了一眼面板熟練度,他推測,離破限還得一個月左右。
回過神來,他又打了一個小時不帶停的,直接將太極十三式推至精通。
王燁在一旁看的入神,甚至都忘了打拳。
一直在欣賞著,與平常打拳剛猛爆裂的身姿,完全不同的牢孟。
越看,他心中忍不住感慨:
“不僅是橫練天賦,根骨、悟性也是當真了的,羨慕啊.”
孟傳在打拳期間,身形愈發趨近于太極之理。
重視氣的發力引領,而不是力大飛磚。
突破韋陀擔山帶來的力量,也在練習太極拳中徹底消化。
又打了一個多小時,越打越順。
看到熟練度達到精通(30%),孟傳方才罷手。
最近將此法加入每日必修課,勤快點兒練,破限也就是十來天的功夫。
當日夜。
王燁是個大嘴巴,他把孟傳習得太極拳的“驚為天人”之姿,講給了師父。
趙守歲家中。
見孟傳打了一邊,趙守歲亦是十分詫異。
孟傳手里比劃的太極拳,打的比有些武當小道士都要好,真是才學的?
這小子怎么樣樣精通,跟開了掛一樣
“世上當真有武道全才?”
趙守歲的表情若有所思,而后招呼孟傳道:
“坐下吧,先停一停喝點再打,有利于氣血活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