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藏經閣自然是少林要地之一了
他最心心念念的一項,藏經閣爽看經文。
釋尊者并沒有給予這個權力。
對方不說,他也沒敢問
不過沒事,還有白寶師父這一層關系在,想必問題不大
先前,釋尊者指引了月臺之苑所在。
一路上,孟傳也不著急,邊走邊逛。
路上,有人剛剛在書冊崖見了他。
紛紛和孟傳攀談,而后為他引路:
“師兄,前方左拐那里,是我少林真正的大雄寶殿。與外界有所不同,師兄可以進去參觀。”
“明白,感謝這位師弟了。”
“善哉,師弟先告退了。”
聽聞孟傳所言,其又為少林添一武學秘法。
這份恩情在,指指路不算什么。
孟傳道謝完,順著其指引,前往“正版”大雄寶殿。
其實像這種,分為兩種不同版本的門派重要信仰建筑。
道佛雙方,都是這樣做的。
一處位于外界,供游人觀賞敬仰,用以供奉仙佛,香客如織,煙火繚繞。
另一處藏于“大本營”,道佛目的,都是來上請仙佛祭祀。
二者只是稱呼上有所不同,道門叫做齋醮,佛門稱之為做法事
因此,他去少林內部的大雄寶殿,才能看到“真東西”
大雄寶殿。
朱門巍峨,三世佛金身端坐中央,寶相莊嚴。
燭火搖曳,梵香繚繞,羅漢列陣門扉,滿殿肅穆威嚴。
孟傳踏入其中,頓時被深深震撼到。
“十八羅漢魔染,看來也因此影響到少林了.”
列陣中,明顯缺了數尊身影。
佛門羅漢眾多,最大數有五百。
十八羅漢,是羅漢群里的特定代表,因而他不敢斷言。
相關功課,他早就做過。
佛門典故中。
五百羅漢,一般指佛門創始者釋迦牟尼圓寂后,參加第一次佛會結集的五百比丘。
除此之外,也有信仰方面的說法。
稱五百羅漢為佛陀眾多弟子中,修成正果的代表人物,姓名尊號都由后世者附會。
至于十八羅漢,倒是沒有眾說紛紜。
其原身為“十六羅漢”,乃釋迦牟尼佛的十六位弟子。
祂們受釋迦牟尼囑咐。
不入涅槃,常住世間,護持正法,因此而聞名五百羅漢之中。
至于后續又發展出的兩位羅漢,添為十八羅漢。
世人尊稱“降龍”與“伏虎”。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孟傳也是有自己的理解。
“二者在五百羅漢之中,香火信仰表現亮眼。
自然就加入十六羅漢小團體,變成了十八羅漢”
畢竟在天魔威脅的現世,五百比丘基本只剩下一個集體代稱。
不管魔染與否,都在普通人心中慢慢淡化。
孟傳猜測,這恐怕正是大楚應對魔染的,其他方法之一。
禪宗祖地,亦是默默遵從。
著重跟幾個羅漢哥們兒打了聲招呼,他緩緩走進殿內打量。
正中央端坐婆娑世界,釋迦牟尼佛。
左側方,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
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孟傳自知曉三位頂級仙佛。
而且,他在釋迦牟尼左側還看到了老熟人
右側侍立者,不認識。
左側,正是剛才于書冊崖見到的,摩訶迦葉祖師尊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