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仍是英娘入廚做的一盆湯餅,畢竟在這陋院里廚具簡陋,食材也談不上豐富,而且眼下幾人也沒有心情去追求什么口腹之欲。
對于張洛來說,這種雖然不甚美味但卻足以果腹的食物能夠讓他更加認清現實,若真是什么酒池肉林、紙醉金迷的奢侈享受,反倒讓他感覺不真實,難以融入這個世界中來。
古代社會娛樂匱乏,普通人吃過晚飯基本上也就該停止活動、準備睡覺了。
大宅中間的廳堂里倒是仍然燈火通明,且隱隱有絲竹聲傳來,如果還是早間那種心情,張洛總要想辦法湊上去見識感受一下古人的宴樂場景,可是現在他卻要為了生存問題而憂心,自是沒有了這樣的心情。
吃過晚飯,脫衣登榻后,他仍然全無睡意,就這么躺在床上轉動思緒、思考問題。
盡管只是初來乍到,但他心中倒沒有太多的惶恐。作為古代史的研究生,張洛對于古代社會、包括如今的大唐時代都有一定的了解。
眼下乃是大唐開元十四年,剛剛完成封禪大典的大唐帝國國勢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社會整體都比較安樂祥和,所謂“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雖然史書記載不乏溢美,但這一時代乃是古代封建社會屈指可數的高光時刻應是確鑿無疑。
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沒有穿越到人命賤如草芥的戰亂年代,已經讓張洛頗感慶幸。而相對于古人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就算不能直接變現成為生存資源,也能讓他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更加開闊的思路。
此時他的腦海中思緒翻騰,從利用科技知識推動手工業的發展、到搞詩歌文抄的文化思想建設,甚至包括政治、軍事制度上的改革都有設想,直接囊括了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方方面面,想要在這個時代中挖掘出屬于自己的機會,像極了一個充滿雄心壯志的趙括。
只是這一切想法實施的前提,又都困擾在田莊中還能搜羅出多少錢財出來。錢固然不是萬能的,但有錢和沒錢的人生,難度則是截然不同的。
輾轉反側直到半夜,張洛都沒有什么睡意,反倒是起了尿意,他起身披衣而出,突然聽到外間里傳來衣袂摩擦的窸窣聲,心內陡地一驚,抽身向后退去,同時口中疾呼道:“什么人?”
“阿郎、阿郎還沒睡嗎?”
漆黑夜幕中傳來阿瑩有些迷糊嬌憨的聲音,旋即英娘的聲音也響起來:“阿郎有事?可是體中又覺不妥?”
“沒、沒有,你們還沒睡?”
聽到母女問話,張洛緊張的心情才略微放松,床頭摸到燭火點燃,舉燭行出,看到母女倆都睜著眼、面有倦色的迎上來,再看外堂墻角茵褥上蓋著一張氈毯,心內便略有了然:“阿姨你們就睡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