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兄多慮了。我耶染疾至今,人力已經用盡,所以還要卜于天意,只是戶中親人仍存幾分不甘妄想,乞能邀得幾分眷顧。事情本就是萬中搏一,若成則合家歡喜,若是不成亦命運使然。
除世兄外,今日與事還有多名宗家少俊。群賢來助,感激不盡。世兄若肯相助,小妹又豈敢將事之成否系于世兄一身而深加咎責!”
云陽縣主這會兒淚水漣漣,一臉悲傷的說道。
老道士司馬承禎也開口說道:“今日作醮也只是略盡人事、且聽天命,生人盡力,成否在天而已。”
張岱眼見實在推辭不過,便也只能點頭應承下來。
當聽到司馬承禎打聽他的生辰作卜,他又將英娘喚來相告,司馬承禎聽完后低頭默誦、沉吟多時,張岱見狀后連忙又問道:“請問仙長,我這生辰是有什么不妥?”
“確藏兇厄,今已無礙,否極泰來,吉!”
司馬承禎緩緩睜開眼,望著心存期待的少年輕聲說道。
張岱聽到這話后也有幾分驚疑不定,搞不清楚這老道士是真有點東西,還是在故弄玄虛。所謂否極泰來,這倒也沒說錯,就是字面上意思,闖過生死關他就改名叫張岱了,可不就是泰來嘛!
接下來司馬承禎又問起他今日飲食如何,雖然當下道教儀軌在飲食上的避諱不像后世那么嚴格,但也還是需要有所注意的。
張岱近日一直很忙,倒沒時間大吃大喝,就連今天都只是早上拜問祖父母時跟著吃了幾個雞蛋,然后便在坊間來回奔波,到現在午飯和晚飯都還沒吃,正盤算著待會兒該吃什么呢。
可現在他也不用再操心晚飯該吃什么了,司馬承禎直接讓人送來柏實和其他藥物泡制的酒,盯著讓他一連灌下去幾大碗,接著便腹如雷鳴,跑了兩趟廁所又被安排沐浴,折騰半個多時辰后也被換上一身法袍,只覺得由內到外都煥發新生,走起路來都飄飄欲仙、兩眼發昏。
“縣主便且留此,時辰到了與張郎一起登樓,張郎入坐星位,縣主側對即可。”
司馬承禎交代一番之后,便匆匆返回岐王山亭院去登壇主持齋醮,高力士也隨之而去。
“稍后我言行若有什么不妥,請縣主、真人一定提醒一下。我不曾歷這些齋醮儀式,心里實在忐忑。”
張岱實在負不起岐王續命成功或失敗的責任,這會兒被趕鴨子上架,又不無忐忑的望著坐在對面的少女說道。
“世兄從俗稱呼即可,或稱名瑜娘。我與世兄并非初見,日前世兄在大內作為亦有耳聞,心甚欽佩。我也盼望自己能如世兄般挽救恩親于危難,但今看來,世兄的孝功若想描摹實在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