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加入高力士的宦官團隊,無疑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首先是前景好,再過幾年高力士等宦官就會搞定王毛仲這些北衙大將,內廷中不再有實力強勁的競爭者,順風順水的干到天寶末,然后太監們再在安史之亂后更創事業輝煌。
當然,張岱肯定不可能跟他們混那么久。
其次是風險低,相對于南省那些政治家族和政治派系,還有諸邊節度使與胡酋胡將們,太監活動范圍固定,能夠動用的手段也比較有限,即便是日后發生矛盾翻臉、遭受的反噬也會小得多。
畢竟跟太監們翻臉的風險和下場,何進之類的先行者都已經做出了示范。這都學不明白,那還混個屁!
更何況,眼下的宦官群體還處于一個盲目探索的野蠻生長期,遠沒有中晚唐那樣有組織、有綱領、也有戰斗力,而且還有神策軍這樣的武力班底。
甚至還沒有回到岐王宅,張岱腦子里就冒出了一個既能制約太監、還能順便賺錢的思路。
《舊唐書》宦官傳中記載,神龍年間太監已有三千余人,而到了開元、天寶時期,宮女就達到了四萬多人,有品級的宦官三千多,衣朱紫者則有上千人之多。
一般人看到這組數據,想必會感嘆唐代皇帝就是作不夠,養這么多宮女太監、簡直窮奢極欲,既耗費錢糧,還極容易讓這些內官抱團滋生勢力。
張岱當然也有這樣的感想,但除此之外卻還有另一個想法:這是一個非常龐大且亟待開發的金融市場,給他們上養老保險!
太監們不能再繁衍后代,雖然他們也會收養子、形成太監家族,但這只是少部分高級太監的特權。其他絕大部分太監宮女都是沒有這條件的,面臨一個老無所養的困境。
比如你是個倒夜香的,我給你當養子?繼承你馬桶刷子嗎?
張岱之前在清化坊的時候,便見到不少年老出宮的太監宮女處境凄慘,諸如牛貴兒家中那老仆、也是一個內宮太監,還能有瓦遮頭已經算是不錯了。
其他更多的內官只能出賣最后一點苦力換一口吃食,哪天干不動也就倒在溝渠里等死了。
這些人的人生注定是悲慘黯淡的,所以他們當中絕大部分都信佛、內心里期望一個美滿的來生。但如果在今生就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確鑿可信、老有所養的待遇,他們會拒絕嗎?
張岱心里猜測,如果他能給大部分中下層太監宮女們都辦上養老保險,那他出入皇宮跟自家也沒有區別了。安史亂軍打破潼關時,唐玄宗死活他們都不管、得先把張岱抗走。
“閹黨?沒腦子的才當,老子要當閹黨祖宗!”
張岱在自己心里立下了一個很有志氣的宏愿,要想老有所養、先拜蓮花六郎,我們就是白蓮教!
這計劃聽著挺瘋狂,似乎流露出一股濃厚的作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