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回到家,意外的發現王元寶還待在這里,丁青入前小聲奏報這家伙是去而復返。
張岱聞言后便微微點頭,看來這家伙已經把鉤咬得挺牢了。
“請問公子日間所言將有錢事輸往長安者,是否便是岐王、惠文家事?若當真能將此事付予在下,一定全心竭力將事辦妥,并且當中緡利不取,若短分毫,割肉以償!此意至誠,懇請公子能為轉告貴人!”
來到側堂坐定,王元寶當即便急不可耐的開口說道:“無論此事成否,在下亦必銘記公子厚恩!洛南幾座園業,市中幾處邸店,公子使奴盡取無妨。非以俗物玷污清聲,厚于贍饋,欲助公子怡神養志而已。”
聽到王元寶這么說,張岱也覺得他的確是一個精明之人,很快就能想到這一節。
如果沒有高力士這一茬,直接收一個策劃和中介服務費對張岱而言倒也不錯。畢竟在沒有更大利益可圖的情況下,張岱也不愿過早的跟一些惹不起的大人物產生什么糾葛。
可是現在既然有了更好的愿景,而且這樣的機會也并非時常會出現,就算后邊還有薛王和寧王排隊等死,人家死不死在洛陽還兩說,自己跟人家也不熟,所以自然要把這個機會當中的潛力挖掘到最大。
“王二倒也不必急于饋贈,我今謀計因與惠文家人情義深厚、欲助家事。之所以將事告你,是因你經商誠信、兼具資力。得利多少,我并不在意。你既肯與事,當然是好,但后續事務章程、必須依我之計。”
竅門點破也就不出奇,張岱現在手中最大的籌碼就是岐王家這一客戶所擁有的巨大的廣告示范效應,只有順利的給岐王家提供這一服務,才能讓兩京權豪富戶相信有這樣的財力和信譽,從而也嘗試效仿。
正因如此,張岱絕不可能輕易將主動權交出去,他拉誰入伙就能成就誰,王元寶固然有錢,但有錢人不只他一個。
王元寶就算動用身后王毛仲的關系,也很難將岐王家給挖走,王毛仲再勢大,敢在岐王尸骨未寒之際便威逼其遺孤?
“這、這……好吧,只是請問公子,我當如何配合行事?”
王元寶對此早有預計,倒也并不強求,張岱第一次到柜坊便講過類似的思路,此番也并非一時興起,必然不肯輕易讓出主動權。
而他當下最重要還是借這一事業盤活在東都的投資,所以能不能掌握主動權也是其次。就算這張公子只是借他搭橋造勢,但這對他而言也是一個極佳的展示財力的機會。
“你先安排一批明算事員,與惠文家文吏一同盤計浮財的多少,核定價格,造冊為證。之后我會安排場地,將這些計點過的錢帛存入,幾家一同駐守,務必確保分寸無失!
而后送葬隊伍起行,你則先去西京將等量錢帛交付,再同回東都,開庫取錢!”
張岱先將基本流程講述一番,王元寶聽完后先是略作沉吟,然后皺眉道:“幾家?”
“不錯,你不會以為只你我倆便可運作此事罷?你背后若有誰需請示,可以先往征詢問計。一旦事情開始,你若中途告退,這決不可!”
王元寶當然不會退,只是他還想確定一下張岱身后有誰,畢竟這么大筆錢帛的往來,真要某一方不靠譜,與他而言不啻于滅頂之災。雖然他的后臺很強硬,但也不是他能隨意調使的。
“事關重大,的確是應當聚集權勢、資財壯大者相與共事。但如果涉員太多、人各有計,會不會雜亂無章、事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