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爺爺如今正處于一個劣勢,仍然邀集黨羽準備伺機進行反擊,其他已經獲得優勢的政治勢力對此能無防范?
張岱的科舉之路注定不可能是單純的考校才華,必然還會伴隨著各種人事糾紛。
因為從本質上來說,這并不是他一個人的晉升道路,而是一個已經被踢出決策層的政治團體的火種和力量盡可能的保留下來。
這一點在之前的府試中已經有所展現,盡管他憑著讓人驚艷的才華沖破了那些人事阻撓,但是到了省試層面所面對的又是另一種境況和規則。
就連玄幻換地圖都會出現新的敵人和挑戰,而今他的科舉之路雖然沒有那么明顯和直接,但內情卻會更加的復雜。
就拿李峽告訴自己的這一情況來說,本來只是一些年輕人彼此看不順眼的互相攻擊,各自甩兩句狂話,就算張岱那兩句詩的殺傷力有點強,但也還在意氣之爭的范疇之內,又有什么值得大人物關注并評價的?
原因也很簡單,大概是朝中有人不愿意讓宰相杜暹和張說的黨羽勢力緊密合流、從而產生新的人事變化。
炒作這件事情未必能夠阻止他們合作,但卻能給雙方心里埋下一定的芥蒂,面對強大的壓力和挑戰的時候,芥蒂就會發展成為猜忌、隔閡與矛盾沖突。古今中外的離間之計往往都能獲得出色的效果,原因也在于此。
李峽這小子未必清楚這當中深刻的人事線索,但就連他都能意識到這些人事情況可能會給張岱造成一定的惡劣影響,可想而知所牽動的大人物必然也不俗,恐怕不只是他爺爺在朝中的政敵那么簡單。
李峽聽到一些風聲后便來向自己提醒,已經算是一樁情分了。但其也沒有說具體是什么大人物,要么是他也不怎么清楚,要么是那些所謂大人物的身份不便宣之于口。
張岱若再追問下去,難免會讓其為難。他不會仗著旁人對自己的善意便言行放縱、沒有尺度,因此在略作沉吟后便又轉為聊起其他的話題,詢問一下其他一同擔任挽郎的友人近況。
兩人在這里閑聊著,又有一隊人向玄武門這里闊步行來,行走在最前方一個是年紀五十多歲、身穿錦袍的中年人。中年人面貌方正、舉止氣度頗有威儀,站在人群中便自成焦點。
“我耶來了!”
李峽見狀后嘴里便說了一句,然后快步向這一行人走去。
張岱聽聞這氣度儼然的中年人便是信安王李祎,心內也不由得肅然起敬,忙不迭和李峽一起迎上前去,站在道旁向著漸行漸近的信安王拱手作揖道:“小子張岱,久仰信安大王賢聲威名,今日幸見,大慰夙愿!”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