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及第進士,張岱一行在進入皇城時倒也不需要特意的通稟,日前放榜日他們各自所受帖子便是通行證。
拜謁宰相這一環節,原本應該是由座主引領新進士們到中書省進行參見,然后群徒按照名次依次登堂拜見宰相,繼而是門下省。
日后貢試轉由禮部侍郎主持,相應的禮節也變得更加規范,新進士們作為官僚階層的新成員,拜見宰相這個百官之首也就變得更有儀式感。
到了這一天,宰相們需要到尚書都堂去等候,百官也要陪同觀禮,由狀元率領群徒登堂拜見,這一儀式被稱為過堂。
唐武宗會昌年間,進士丁棱以第二人及第,過堂之日因狀元有事而以其先導啟詞。丁棱貌丑且口吃,待其入拜致詞時只言:“棱等登、棱等登……”,因其緊張口吃,“登科”一詞遲遲不成。
因此有人便謔言丁棱善彈箏,過堂之日獻藝于宰相,頻作“棱等登”。
因為沒有座主引領,張岱等人在來到皇城后便自往中書省而去。
他們一行十三人各著時服、走在這皇城天街上還是挺顯眼的,尤其張岱自去年聲名鵲起以來也幾度出入此間,皇城中也有不少官吏認出了他。再加上其他進士們或多或少也都各有相識,因此很快他們一行便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張六郎入此何事?”
有官員站在道旁,向著張岱喊話問道。
張岱聞言后便笑語道:“日前省試春榜放榜訖,某等群徒承蒙主司選取進薦于國,拜謝座主后,今日入省參謁相公等。”
“拜過座主了?嚴員外已經事了歸家?”
聽到他這回話,更多朝士心生好奇,他們對于吏部人事也都有關注,嚴挺之為事所累仍然在監,沒聽說此事已經有了處置方案啊,又怎么可能接受新進士的拜謝?
又或者這些新進士們心思活絡,轉頭拜了其他官員為座主?
“座主嚴員外仍為事系,并未相見。然某等群徒卻不敢廢禮,只能投門作拜而后入省。”
張岱隨即又回答道,他現在也漸漸摸出一點規律來,如果人微言輕那就盡量吸引注意力,關注度高了,當權者才有可能按照規矩來。
當然,也是需要吸引有相當重量的人來關注才有效果。如果他們跑去市井之間喊叫,即便獲得的關注再多,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反而可能會被扣上一個擾亂滋事的罪名。
總而言之,官就得與官斗,他們如果不斗了,皇帝要睡不著,老百姓也得遭殃。
果然皇城中這些官員們聽到今屆及第進士們行事這么帶勁,也都紛紛打起精神來,不乏好事者跟隨于后,想要看一看宰相們接不接見這些沒有座主引領、主動來拜的進士們。
去中書省的路,張岱倒也挺熟,沿天街一路向北,抵達朝堂后再向西一轉,繞過朝堂便到了中書省門前。
此時正值上午時分,中書省內外都站立著許多等待召見的官員,張岱一行來到門前,很快便被守門的甲兵阻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