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驛位于鄭州境內,是鄭州與汴州之間規模最大的驛館。這驛館地處鄭州管城城內,一座驛館便占了幾乎半座城池的空間。
單純的驛館建筑倒也不算太大,只不過大唐的驛館除了接待官方人員過往之外,諸州入京的賦稅租物也要經驛站傳遞,這就使得配套的邸鋪館舍數量激增。
同時民間的商貿行為通常也會依托館驛系統蔓延和發展,因此地處汴渠沿岸的管城驛就成了人物匯集的中心,其所在的管城又被稱為半城驛館半城市,城中除了驛館之外,就是集市。
張岱一行在州城逗留三日,然后便不顧他老子張均的挽留,繼續啟程前往管城驛。
“仆等于此恭候郎君多時,郎君是入城居住還是留宿城外?”
之前在洛陽南市結識、而后被張岱招入麾下的牙郎魏林負責在管城的事務,早早便帶領十多名仆員等候在城外驛路上。
當見到張岱一行,魏林熱情入前迎上并講解道:“城中雖繁華,卻嘈雜了些,起居不甚便宜。城外汴渠旁有當地人家起造的寓館旅社,可供妥善休整。”
張岱轉頭望向同行眾人,眾人都紛紛說道:“既是游歷巡視,自當向人群中去。離群索居,能見何事!”
“那便入城!”
張岱能夠理解大家渴望進步的心情,之前可能是沒有門路、沒有努力的方向。
可是如今他們的座師嚴挺之就擔任選司的主官,他們只要認真考察、用心了解這河南河北的民情,并且能夠提出一定的見解方略,那么極大概率就能在今年的冬集銓選中獲授官職,那自然要努力拼搏一把啊!
管城的商貿氛圍的確是非常濃厚,他們在剛剛靠近城池,城外便隨處可見旗亭酒家,以及用板車、草席鋪設的攤位,售賣的物品也都五花八門。
這樣的草市攤位在兩京那是嚴厲禁止的,但是在這運河旁的城邑間卻任由發展,民眾們對此司空見慣,也不見有甲兵入前來驅逐阻止。
等到入城之后,整座城池更加洋溢著一股金錢的味道。唐律不需民家臨街開門,管城自然也不例外,街道兩側民家雖然不敢向街開門,但卻各自開窗,幾尺寬的窗洞下垂掛著布幡或是木板,上面寫著各家經營買賣的物貨與時價。
而在這些招牌下方,還站立著許多牙郎掮客,大聲的呼喊招攬顧客。更有一些商家直接將臨街墻壁改成鏤空的竹墻,內有艷婢胡姬妖嬈艷舞,吸引的街上行人駐足于下仰頭欣賞,久久不肯離去。
看著這一個個豎垂下來的臨街招牌,以及各種各樣的叫嚷聲,張岱恍惚間似乎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后世一些綜合性的批發商場,如此活潑熱鬧的商業氛圍實在是不像中古時代的一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