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武惠妃在內宮當中的位置穩定,織坊也不過分挑戰地方運行秩序,繼任的地方官也不會特意針對織坊進行打擊。織坊的運作維持時間越久,那就能越發的深入人心。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未來安史之亂如期發生,河北藩鎮也順利出現,興許如今的織坊里就養著幾個未來的魏府牙兵呢,在織坊中的生活成為了他們人生難得的暖色調。
“入州起來,所見鄉野用役頗多,斗膽請問宇文使君營何大計?”
講過織坊遷址之后,張岱又忍不住發問道。雖然說災情過后以工賑災算是比較常見的做法,但魏州境內這用工規模實在是有點大,一看就是要搞什么大事。
宇文融聞言后便說道:“魏州地境低洼平緩,且多雜流鹵澤,所以去歲大河決堤于此,致成大害。崔散騎等前人或有調理人和的教化之功,但卻俱不能解此地弊。
今我欲鑿通王莽河,既可分流泄洪、以備水患,又可溉田萬頃,大治稻田!若此計功成,則大河不復為患,并澆滅河北鹵田,諸州受益,并可沿河安置浮逃之戶十余萬家!”
王莽河是西漢末年到王莽新朝之際黃河躥流北行所形成的一條舊河道,如今早已干涸,且沿路多有鹽堿化的土地。這一河道穿過河北南部平原數州,直至滄州入海。
張岱聽到這話后才知道宇文融構計竟然如此宏大,怪不得要在境內大興工役、甚至還要賣地籌錢。如果這事真做成了,說不定真能比較長期的穩定住黃河水況,并極大的改善沿途河北各州農耕態勢。
可就算張岱對這計劃全貌所知未深,只聽宇文融的講述就聽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工程量實在太大了!
從魏州一路開辟河渠到滄州,足足千數里之遙,哪怕有著王莽河故道可因循,這工程量仍然大的嚇人。
而且王莽河早在東漢年間便已干涸,為了保障這河渠的水流量,途中還免不了要溝通河北境內的其他河流,這等于在永濟渠之外再新造一條貫穿河北的人工河!
這計劃聽起來多多少少有點瘋狂,哪怕是在太平年景里想要完成如此大的工程量,都不知要付出多大代價,而今河北災情未了又用工如此巨大,若真全力用工的話,怕不是得搞到整個河北都尸橫遍野。
這一瞬間張岱都感覺宇文融有點隋煬帝附體了,就算拋開災年重役這個元素不說,還有非常致命的一點,那就是今年河北災情仍要延續、而且會較去年更加嚴重,以至于到了下半年朝廷需要緊急調度百萬余石租米到河北進行賑濟。
所以如果宇文融要全力開動他這一計劃的話,那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徹底拉爆河北的民生!
“宇文使君此計當真宏大,若可成功,想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張岱自知宇文融精明且自大,一旦直接發聲反駁,除了使其羞惱逐客之外,怕不會有其他的效果,因此一邊說著言不由衷的話,一邊嘆息說道:“如此宏計,絕非朝夕之間、方隅之力可成。縱然使君能通策河北人力物力,恐怕也難免要計敗于河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