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也不由得暗嘆人無完人,繼而他便又想起了這姜行威的老上司王君,于是便又發問道:“你與河西王大將軍私交如何?能否致書其案?”
“六郎是想結識王大將軍這位雄才驍將?可惜王大將軍入都時六郎正在外游歷,若是投書的話,我倒可以代為。只是王大將軍公務繁忙,幾時回信并不確知。”
姜行威聽到這話后,連忙又回答道。
張岱一聽這意思就是跟王君交情一般,估計只是尋常上下級,也不確定王君會不會重視其去信。
不過一想到王君今秋便要因大意輕敵而被回紇設伏殺害,致使隴右河西局勢大變,之后數年唐蕃交戰不休,直至信安王李祎攻奪石堡城,才使得此間局勢重歸穩定,眼下事情還未發生,張岱便想再努力一下看看能否將情況稍微扭轉。
之前他已經嘗試過建議招王君入朝、另以他人代之,但一則人微言輕,二則王君當下功勛卓著、乃是鎮邊良選,也很難一言易之,所以也沒有了下文。
現在他打算直接對王君其人施加影響,修書致之,提醒其人注意防范吐蕃今秋的報復攻勢,以及提防回紇的暗中加害。
不過怎么說呢,王君肯定是早就意識和察覺到了回紇等四部不安分,所以才會有針對四部的一系列舉動,張岱的提醒也不是什么他茫然無知的事情。
所以王君的遇害,最終必然有一部分是因其性格所致,而非對局勢判斷不明。
但寄出一封書信對張岱而言也不是多么艱難的事情,如果能夠提醒到王君,令其加強護衛與戒備,免于遭受圍殺那自然最好不過了。假使最終還是避免不了,張岱也不必懊惱于當時做的不夠。
于是他便又對姜行威說道:“我確是對王大將軍多有仰慕,遺憾未能一見,希望來日王大將軍再入朝報捷時能夠有幸一會。來日修書一封以為攀結,請你幫我投寄于王大將軍,如果能在秋前送達,那再好不過!”
“六郎請放心,我一定辦妥此事!”
姜行威聞言后,也連忙點頭說道,片刻后又忍不住感嘆道:“張燕公在邊功勛累累、在朝仁政無數,出將入相,人臣至極,實在是眾所共羨!六郎若追銜祖志,有意于邊功,某雖不才,愿將從戎十數年來凡所見歷并所結識邊中勇士為六郎引見!”
“那再好不過了。安邦定國,揚威異域,自是男兒夙愿,若能至此,更復何求啊!”
張岱聽到這話后便也笑語說道,心內很是期待來日姜行威能為他引見什么英雄人物。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來到了皇城外。
姜行威眼下還在當番宿衛,特意告假半天來護從張岱,而這護從一趟也讓他大有收獲,彼此間關系好轉不少。
在將張岱送入皇城后,他便心滿意足的告辭離開了,而麾下幾徒則仍留此聽用,和張岱門仆們在皇城外等著張岱下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