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坊所在,自不必多說,黎明時張岱冒雨返回時,就深羨家住平康坊的裴稹。
而且由于坊中獨特的風月行業,使得平康坊在后世也是長安諸坊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其余諸坊,俱難相提并論。若能治業其中,想起來都讓人感覺美滋滋。
平康坊雖然地處朱雀門橫街南面,但無論東去興慶宮,還是西去太極宮皇城,都只有一個坊曲一街之隔。若能居住其中,直接就能把張岱的通勤距離縮短數倍。而且居住其中也便于他就近了解畿內當期流行聲色舞樂,能夠更好的發揮其協律郎的職能。
張岱越想越是心熱,只不過這宅業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太大了,上百畝的面積都快要趕得上自家這永樂坊大宅了。
如果是二三十畝宅邸,他咬咬牙也就拿下來了,可是這上百畝的大宅即便不考慮僭越問題,就算拿得下,他也住不過來啊!
那牙子也是心思敏銳之人,眼見張岱皺眉不語,于是便又連忙說道:“此宅業閑置多時,當中還為司農欄柵隔斷用作倉邸。如今發賣,京兆府也知恐難整體作賣,因此也可量地分授!張公子若是有意,小民隨時可以導引前往視察挑選。”
這才對嘛!
足足上百畝大宅,別說張岱了,整個長安城能一口吃下的那也不多。有這個權勢未必有這個財力,而若借用職務之便加以侵占,被人舉報罷官更是得不償失。
尤其今年以來,朝中人情局勢越發緊張,在朝大臣們也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唯恐行差踏錯而被人抓住痛腳。
“那便一起去看一看吧。”
眼下已經是正午時分,張岱午后還要入署去辦公,倒是可以順道去看一看,如果看到滿意的地塊便可先敲定一個意向。
于是他們便出門去,自啟廈門長街向北往平康坊去。
細雨綿綿下了一上午,這會兒總算停了下來,街道上也坑坑洼洼的留下不少積水,倒也并不影響出行。
張岱一行正行走間,后方突然響起急促的奔馬聲,旋即有疾風呼嘯而過,張岱這里躲避不及,正被那狂奔的馬蹄踩踏濺起的泥水沾污了一片袍服。
他當即便皺眉望向那縱馬狂奔的騎士,想要看清究竟誰人。長街寬闊,此人卻偏偏貼著自己一行縱馬疾馳,顯然是在挑釁!
那騎士也并未行遠,前沖十數丈后便勒馬頓住,繼而便回望張岱,赫然正是數年前被流貶山南的李林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