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需兩萬六千三百貫數,置地半年內繳清即可。”
那牙子見張岱的購買意向挺強烈,當即便也眉開眼笑的回答道。
張岱聽到這個數字后,也不由得皺起眉頭來。兩萬六千貫可不是全部的價錢,僅僅只是將這塊地給盤下來,而想要正式入居,則還需要將地面上建筑全都推倒,然后再按照自己的心意重新建造起來。
京中百物都貴,建筑人工和物料則就因為市場需求大而貴的更加離譜。青磚黛瓦都要上百錢一件,成材的木料一株便要數貫,梁柱大料更要數百乃至上千貫,想要建造一座氣派的中堂起碼就要幾千貫。
這么說吧,就連之前大明宮南側建造的十王宅,主體建筑都是夯土筑成。
因為用磚瓦木石起造王宅的話,又不能過于寒酸,一座王宅的造價就下不來數萬貫,這還是朝廷有司籌備材料、加上人工免費的緣故。若換了普通人家,沒有個十幾萬貫怕是都下不來。
眼下皇帝還沒有到天寶年間闊的跟錢有仇那種程度,想想膝下那么多兒子,當然得能省就省。
張岱自己造宅自己住,當然不能用夯土湊合,買下宅邸后,起碼還得準備個上萬貫的建筑資金。這么一合計,要在平康坊安個家,里外就得用去幾萬貫錢。
那牙子見張岱只是沉默不語,當即便又表示道:“價格方面仍可商榷,某能為張公子盡量爭取到兩萬五千貫,再低就力有未逮了。畢竟平康坊如此貴要之地,又是如此肥美的宅業,總是不乏問津的。”
“價格方面能夠省儉一些再好不過,這么大筆的錢帛也總需要籌措一番。這宅地我很滿意,稍后便安排家人籌錢,也請你再向京兆府游說一番。”
張岱想了想之后便做出了決定,價格對他而言倒不是太大的問題。盡管去年因為災情延續,他又沿黃河追加了不少錢貨救濟,但汴州飛錢也已經順利運轉起來。
哪怕要與群賈分利,加上供養船隊的消耗,張岱每年仍能分得不菲的利潤。今年災情已經過去,不需要再留備太多資金備荒,等到三月初便會有一筆八萬貫的資金匯至,置辦一處宅業自是綽綽有余。
如果他不是還打算在終南山包山種茶,就算整座大宅都拿下來也問題不大。不過真要那么做的話,多少有點扎眼,御史臺那群貨得拿著放大鏡在他身上挑錯,讓他領不到下一季的祿米。
“張公子請放心,在下一定努力、一定!”
那牙子聽到張岱這么快就敲定了購買意向,一時間也是大喜過望,如果能做成這一筆買賣,他起碼也能分得數百貫的傭錢!
抬頭看看日頭已經西斜,張岱便也不再久留,安排家人帶這牙子先回家拿上五百貫錢落定,自己則要返回官署上班。
他們這里剛剛走上十字街,正見到李林甫一行也從裴光庭家退出來,裴光庭之子裴稹將一眾人送出們來,看李林甫的臉色有些不甚好看,估計是談的不怎么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