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源大卿被引出宮了!”
張岱還在這里思忖,忽然又聽到有人喊話道,翰林院中群徒聞聽此言,紛紛移步于外去張望,張岱見狀后也連忙跟了上去。
三司官長一起被召入興慶宮中,眾人心中難免會好奇朝廷又有什么大案需要三司一起督辦。因此不只是翰林院這里,其他地方也不乏官員駐足觀望、小聲議論。
不多久,興慶宮南面便有一名紫袍官員被內官向宮門處引來,其人雙眉深皺、神情憂悵,正是大理卿源光裕。
源乾曜家族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所以才能和關隴老錢們混在一起。也正傳承悠久,所以家族成員的年齡和輩分也都會出現一些反差搭配。
源光裕雖然是源乾曜的侄孫,但彼此年齡卻相差不大。兼之本身心情比較沉重,所以源光裕行走起來便顯得有些步履蹣跚。
“莫非源氏有人干刑犯法?”
看到源光裕這副模樣,眾人也都不由得紛紛議論起來,張岱那一封奏書只有圣人親覽,其他人還并不知曉,他們當然不清楚事情乃是由站在他們當中不聲不響的張岱所引起的。
作為始作俑者的張岱倒也沒有急于炫耀自己的事跡,源光裕那失魂落魄的模樣更讓他有些狐疑,難道事情真的有那么嚴重?
等到源光裕離開興慶宮后,此間諸員議論聲仍未停止,甚至就連留直于此的崔沔、徐堅等高官都忍不住離開了這里,準備往大明宮去打聽一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又有官員匆匆進入到了興慶宮,有人面廣的朝士當即便認出了來人:“這是大理正喬夢松!”
看樣子必是源家人犯事無疑了,所以作為大理寺長官的源光裕需要避嫌,而作為下屬的大理正喬夢松則又作為大理寺的代表被派遣至此。
只不過,這個喬夢松其實也和源家有著不淺的關系,其人曾經長期擔任宇文融下屬判官。
在喬夢松往勤政樓去后不久,三名刑司主官便又被內官引出。除了代替源光裕到來的喬夢松之外,還有刑部侍郎韓休,御史中丞李懷讓。
三人在離開興慶宮之后,便各在隨員的簇擁下直往太極宮皇城而去。這三司的官署都在皇城中,且還有御史臺的推事院,看樣子是奉皇命去推問案情督辦案事去了。
人的好奇心是無窮的,此間眾供奉官們只見到三司長官進進出出,但具體發生了什么事情他們卻一概不知,因此便有事務不重要的官員干脆也離開興慶宮,追去皇城看一看今日三司受審的究竟是什么人什么事。
且不說這些旁觀者們好奇無比,張岱心中也是深感莫名其妙。只不過他卻不敢擅離職守,擔心圣人隨時會再次召見他,要是找不到他的人,那可就不妥了。
張岱這里剛剛回到別堂坐定下來,正待仔細梳理一下案事更深的內情,向琢磨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圣人擺出如此一副要大動干戈的架勢。
突然外間傳來一陣喧嘩聲,旋即便有一個暴躁的聲音在翰林院中響了起來:“張岱!張岱何在?速速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