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見過宇文侍郎!”
被引入堂中后,李林甫便向宇文融深揖為禮,見到宇文融案頭卷宗堆積極高,便又連忙感嘆道:“侍郎匪躬事上、不辭辛勞,自曉至暮、身不移席,實在是某等王臣之楷模!”
宇文融并沒有理會這馬屁,只是抬手將李林甫剛才請人遞入進來的血書拋下堂去,同時口中冷聲道:“數日不見,李十竟已進執樞機,事若不協于你,有廢無成?”
李林甫聽到宇文融的語氣譏諷中還夾雜著幾分怒意,頓時便將身體躬的更低,同時連忙說道:“宇文侍郎當面,下官不敢弄巧,其實是下官近日屢遭困厄、無從依附,故來求見侍郎,冀得賜教。侍郎署事繁忙,下官于外長候,因聞僚屬竊論,略得愚計以進。”
他自知眼下的自己處于絕對的劣勢地位,自不敢擺出一副指教者的姿態,姿態語氣都十分的謙卑。
宇文融聞言后只是冷哼一聲,起身走出直堂,來到側方一間無人的廡舍坐定下來,讓人奉上一杯茗茶淺啜提神,旋即才又望著恭恭敬敬、尾隨行入的李林甫說道:“你有何進計,從速到來。若言不切事,直去勿留!”
“多謝侍郎肯于撥冗聽告,下官一定傾訴肺腑、不敢留私!”
李林甫連忙又躬身說道:“下官略聞僚屬所言,似乎當下是為整括僧道籍田而忙碌?下官記得數年前曾有此議,當時以困阻諸多、恐滯于紛擾非議所以未行,如今又為何勉強行之?”
宇文融聽到這話后頓時便氣不打一處來,抬手指著李林甫便怒聲道:“還不是因你這愚夫貪得無厭、竊弄官物,累及源公奪職外置所致!”
“下官誠是有罪,今也悔不當初、自恨不已。若能以死贖罪,令諸事重歸于好,下官也絕不敢辭!唯今下官一人生死事小,宇文侍郎之事為大,是以強忍羞愧悔恨,來為侍郎白事!”
李林甫自知只要進行這個話題,他就免不了要遭受一番斥罵,于是便也連忙低頭認錯,旋即才又繼續說道:“侍郎胸懷大計、專注于事,朝中人情協調,皆仰源公為運籌聯絡。
如今源公忽然遭貶,不只人情疏悖,就連宇文侍郎聲勢都受累遭損。而為挽回劣勢,彰顯財計雄略,所以侍郎急用此計。請問侍郎,下官所度是否屬實?”
宇文融聞言后便冷哼一聲,算是默認情況正是如此。
“依下官所見,侍郎如此行事,非但無補于事,反而還會大礙前程!”
李林甫心中稍作打氣,旋即便壯著膽子直接開口否定宇文融這一行為。
宇文融聞言后自是大怒,當即便拍案而起并怒聲道:“你說什么!”
“侍郎請息怒,容下官細稟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