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聞言后連忙又應聲說道,且不說將作監內的陋習,張岱這一樁工事,既是他故主岐王家交代的,且還受圣人如此關照,他也不敢打馬虎眼。
“造堂所用琉璃瓦,便不取官中了。我自尋人購買,需要多少數量、樣式,你稍后作簿送來即可。”
在看了看這倉庫中所儲存的一些珍貴的建筑材料外,張岱又對陳東說道。
一則琉璃瓦這種建筑材料價值比較高,就連此間倉庫所儲存的數量和種類比較少,二則這里儲存的質量也一般,張岱也就懶得支用了。
須知他可是認識如今大唐的琉璃大王,專門從淄州販運琉璃制品售賣的王元寶。直接從王元寶這個大中間商手里拿貨,無論質量和性價比無疑都大有保障。
畢竟如今的王元寶各項產業和買賣已經深植于汴州飛錢當中來,基本上已經算是張岱的門生,交代他這么點事自然能夠辦得妥妥當當。
說完這些材料的安排,陳東又向張岱請示道:“當下監內所轄版筑伎工下月中便可調出一隊前往用工,但卻需要輪番而作、十日一休,接下來幾時續工,仍待統籌。張協律若是覺得工時工期不妥,仍有別計。”
“還有何計?”
張岱望著他微笑道,心里大約能夠猜到這陳東在打什么主意。
果然接下來陳東便欠身說道:“張協律如果想要用工隨意、工期可控,下官可為協律薦用城南一伙匠人。這些人夯打板筑、壘磚疊瓦、橫梁造架全都精通,工技很是純熟……”
張岱不是很想用陳東所推薦的這城南建筑隊,一則招引這些力工們入坊比較麻煩,既要向坊正報備,還要給他們進行擔保,二則如果后續建造出了什么問題,用官方的建筑隊可以直接去找將作監收拾首尾,用這些民間的,交涉起來也麻煩。
他也清楚陳東之類的底層京官俸祿微薄,必須要多做兼職才能維持生活,單單自己知道他就做中介牙子,如今看來還做個小包工頭。
雖然對這家伙專業技能上已經有所見識,但其他方面張岱還是有所保留,所以他便打算拒絕這一提議,頂多在工程做完后多給他一些賞錢就是了。
陳東見張岱沉默不語,便又連忙說道:“下官亦知進言頗有冒昧,張協律或是懷疑此群徒藝能是否勝任。這一點請放心,那些版筑伎工都是今年休番的邊人,其中不乏駐守赤嶺之徒,他們沿山建造的烽堡,就連吐蕃賊軍都難攻破……”
“既是休番的邊人,怎么又做了版筑的伎工?”
張岱聽到這話后,原本拒絕的話語暫時咽下去,轉而好奇問道:“去年與吐蕃交戰,勝績頗多,朝廷也恩獎豐厚,總不至于困苦到無以為生罷?況諸邊長征兒凡有休番,去給行賜,還給程糧,難道還不足用度?”
最晚從唐高宗時期開始,大量的募兵、即所謂的長征健兒便成為戍邊的主力。這些長征健兒們從各自鄉里被募集,然后被派赴諸邊,經年不得回轉,一直到近年間朝廷才確立了相應的輪休和福利制度。
開元十四年,朝廷才下達《給年滿兵募程糧詔》,確定去給行賜、還給程糧。即士兵離鄉時給予賞賜,歸鄉時給予路上的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