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聞言后便又開口說道。
“下官明白、明白!滿朝朱紫親貴,又哪需要六郎出頭給眾邊卒爭一個公道?六郎仁義心善,厭見人間悲痛,尚義高風,是某生平僅見,受益良多,無以為報,盼能長投六郎門下,為仆為奴,報此恩義!”
陳東又深拜于張岱的面前,一臉誠懇的說道:“某位卑才拙,無一可取,唯在事勤懇,不敢疏忽!此事岐王府舊僚亦可為證,六郎可自察訪!”
張岱倒沒想到自己這一番作為讓這陳東對其心悅誠服、納頭便拜,他起身入前將陳東攙扶起來,旋即便又說道:“我的確家事不少,需要才士分別主持,陳東你既愿入我門下,我也不推辭。你且專心職事,休沐得暇,又無私事系身,可來門中聽用。”
“郎主請放心,仆一定竭誠效忠!”
陳東聽到張岱愿意接納他,一時間也是喜出望外,連連叩首道。
張岱也欣喜于自己的隊伍也多了一份力量,這個陳東雖然不是什么經世大才,但其做事勤懇認真,最近這段時間在給自己建造宅邸的時候,張岱也都看在眼中,對其人品還是信得過的。
“你先引那幾人回家,安撫一下涉事諸家,告訴他們不久后事情便可妥善解決。”
張岱又對陳東吩咐道,同時著令家人取來五十匹絹給陳東,算是認下這個門生后給予的一點獎賞,他是愿意留作家用還是周濟親友也都隨其自便。
待到陳東離開后,張岱又開始盤算起具體的解決方案。韋虛心那里說是有七千多貫的財政缺口,但事情既然招撫給金吾衛去追繳,金吾衛這里必然也要分潤一部分,到最后搞上來怕是起碼得上萬貫。
即便是上萬貫,對張岱而言同樣也不是什么大錢,如果真的能夠幫助這上千戶邊士改善生活環境,他也不是不舍得。可是一想到這些錢最終還是要流入到食利群體手中,他心里多多少少還是有點不爽。
而且張岱還猜測,這件事極有可能是宇文融一方為其造勢的一個環節,為了凸顯朝廷財政狀況之艱難,從而加強宇文融在時局中的重要性。
因為韋虛心那里說的很明白,這件事就是都省左司郎中張敬輿、員外郎韋恒搞出來的事情。
張敬輿原是宇文融在御史臺的同僚,宇文融得勢后便引與一同括戶,并進入戶部任官,算是宇文融的派系成員。至于韋恒,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就是宇文融的表弟。
這件事本身又是財司相關的事情,能夠讓尚書省眾郎官們感受到宇文融為他們的俸料可謂是操碎了心,這對宇文融的聲望自然也是一種加強。
:<a>https://e467e86.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