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門下使徒眾多,其中不乏精干之輩,但卻無一人能有如此精巧思路。張岱若能將公心凌于此心,假以時日,應居此位!”
說話間,宇文融回手指了指他的座位,意思不言而喻,對張岱可謂是贊譽不淺。
張岱心中自是不為所動,別說假以時日了,就算你現在推位讓賢,我還指著飛錢哺育壯大其他的產業呢,也不能直接把這樁營生上交朝廷。
“宇文相公謬贊了,只憑小子區區一人,又如何能夠作此事業。此事斟酌獲允于渤海公高大將軍,汴州諸富室財大氣粗、豈等閑人等輕易能挾?下官也不過是狐假虎威,并飼以巨利才能勉強為事而已。稍有不慎,群賈嘩鬧于州中,顯宦詰問于大內,也是戰戰兢兢。”
張岱也沒有完全的攬功于自己一身,著重提及高力士等太監們在此事當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而且這件事最大的得利一方還是在大內,飛錢所提供的準備金最終收款方乃是當今圣人。
宇文融如果想憑宰相權柄插手其中,那是在跟圣人爭利,而且中間環節牽涉到許多的人,一旦攪鬧亂了,可是很難收拾殘局。
“你倒也不必如此警惕,這事業是你做成,我自然不會輕易奪取。況且歲收幾萬貫錢帛,于私己一家固然是一筆豐厚錢帛,于國用而言不值一提。我今以此問你,是另有一事需要你作配合。”
宇文融自是看不上那區區幾萬貫的利益,他借著便又說道:“你在汴州必然儲有大量錢帛收納柜坊、應付支兌,同時還要回易以牟利。錢貸于私人,回利繁瑣且稍有不慎便本利俱失。若貸于官府,則兩下得便。
你還記得舊年你所啟奏漕運改革事宜,今朝廷將要大行此事,尤需沿汴渠變造、和雇等等。若純是役人,則不免民生疲敝,但若和雇役丁,民得于食,官得于工。
只是如今錢荒物滯,官府行事也諸多不便,若有充足的錢幣買物雇工,則萬事通矣!你也不必擔心官府詐你,今我作保,以江南租布為你支兌此債,且以官利之半益你,你意下如何?”
張岱聽到這里,算是明白了宇文融的意思。
這家伙是打算先借自己柜坊里的錢帛雇傭丁壯疏浚河道、改革漕運,相對于單純的征發役卒,這種以工代役的方式能夠確保百姓們勞動能有所得,保持基本的購買力,再通過變造、輸濟等等方式將百姓手里的錢給回收上來,從而達成一定的循環。
的確如果官府能夠保證按時足量的還款,哪怕只是官利的半價,張岱也能因此獲得可觀的收益,區別只是他發出去的是錢,收回來的卻是布。
這也就意味著,他的柜坊其實是在代替官府向民間放水,解決因為錢荒所引起來的一系列通貨緊縮問題,同時也能延長官府的用工周期。
乍一看,這是一個協同合作、各方得利的方案,可問題是,如果一切真的都那么美好,宇文融為什么平白讓自己多吃一份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