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下午還有不少的案件要審理,張岱也沒有花費太多時間用餐。他所處理的多是各種滯留積案,當事者都以被此困擾多時,自然越快處理完,越能給人情以安慰。
在處理這些案事的時候,張岱也覺得官職低有官職低的好處,那就是在官場上人脈關系比較淺,處理起各種人事糾紛也都能少于顧慮、秉直執法。
哪怕他爺爺在朝中多有人事關系,但也不會給他造成太大的限制,畢竟陣營榮光也不需要他來維持,耍起狠來就可以六親不認。別人就算到他家里控訴,他爺爺也可以用一句“他還是個孩子”搪塞過去。
可是未來等到他自己權勢漸高、乃至于自己開始帶隊伍了,所需要做出的考量和顧慮就更多了,很難再像如今這樣快意恩仇。
當張岱再返回推事院時,那仍然在此等候的李測便快步迎上前來,態度也變得端正謙卑許多,欠身向張岱問道:“張侍御,眼下是否要登堂推事?”
張岱拿過案簿來略一打量,旋即便說道:“午后還有十幾宗案事,入訟者都已等候多時。傍晚事了若仍有余時,再招你等入堂推問。”
“那豈不是今日能否文案還在兩可之間?”
那李測聞言后頓時便面露難色,望著張岱欲言又止。
“你有意見?”
張岱見他神態如此,當即便一挑眉沉聲問道。給你機會你不用,現在機會錯過了,又想怎么樣?
“沒有、沒有!”
李測連忙搖頭擺手說道,大卿蘇彥伯去前給他的警告猶在耳邊,他雖然也是李唐宗室,但是這種遠支宗親的身份也并不能給自己帶來太多的幫助,還是要拱從官場上的各種規矩。
頓了一頓之后,李測見張岱直往堂上行去,便又連忙追上來說道:“因見張侍御案事繁忙,我也實在羞于再以此小事進擾,不知張侍御允否我與那位褚博士私下洽談致歉、再將結果致于張侍御?”
“可以,去罷。但在我的直案中,不要妄想曲隱混淆!”
張岱想了想后便又說道,因為他要處理的案事太多,也難將精力均勻的分攤在每一件事上。
這件事說到底只是那位太常博士自尊受挫,就那胙肉分給張岱、他也向來不吃,如果他們兩人私下達成和解,倒也不必再訴諸公堂。
須知這太官署就是朝會、燕饗的大食堂,他要真把人廚師長收拾狠了,也擔心這些廚子會不會在賜饗時往自己飯菜里吐口水。
李測見張岱答應下來,當即便連連致謝,然后便直去尋找那自尊受挫的太常博士尋求諒解去了。
下午的案事審斷同樣比較順利,案事所涉眾人全都乖乖接受推問,同時不乏一些顯赫官員登堂受問,配合度也都比較高,沒敢跟張岱呲牙耍橫。
可見日前那場針對薛縚的彈劾威懾力不小,張岱作為御史的威嚴和剛正形象算是樹立起來了,只憑自己的名氣就能解決不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