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即便不翻報告,孟昉也對此有所察覺。盡管研究所擁有一座專屬農場供應食物原材料,但食堂飯菜質量的顯著下滑,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
國家之間戰爭的烈度大幅度降低了不少,這點倒是有些出乎孟昉的意料。好像大家都已無力再戰,或者說已經沒有更多的資源和組織度來打了。
連內斗的意愿似乎都已消磨殆盡,整個人類社會仿佛進入了一種被動接受、靜待命運安排的躺平狀態。
孟昉對此不以為意,甚至還有點高興。
而她細微的表情變化,則被旁邊的史巖全部看在眼里。
關于灰霧的研究依然毫無進展,還是只有生物部和地理部有微小的發現。
生物部的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憂心的趨勢:智慧越高的動物,受到灰霧影響的程度就越深。
從早已解禁的活體實驗中可得知,人類遭受灰霧的傷害最為嚴重,緊隨其后的是黑猩猩等靈長類近親,接著是諸如虎鯨和白鯨這樣的高級海洋哺乳動物,而灰鸚鵡等智力較高的鳥類則排在更后面。反觀之,腦部已有損傷或智能較低的人群,似乎對灰霧具有一定的抵抗性,不會輕易受到影響。
動物如果其智力低于某一特定閾值,似乎能完全免受灰霧之害。遺憾的是,生物部目前尚無法確切界定這個決定影響與否的“智力門檻”。
這個結論孟昉雖然很早就有了大致猜想,但真的得到印證依然讓她有些驚訝。
灰霧的針對性太強了,簡直就像是一種專門消滅智慧生物的......武器。
如果這真的是一件武器,那如此恐怖的武器是誰發明的?又是如何從遙遠的仙女座投送而來的?
孟昉按捺下心中的疑惑,繼續翻閱報告。
地理部的觀測結果顯示,自灰霧危機爆發以來,全球及國內的極端氣候現象與地質災害頻率急劇上升,呈現出驚人的指數增長趨勢。許多極為罕見、本不應在特定時節或地域出現的極端天氣,正毫無規律地在全球各地頻繁肆虐。
位于西南偏遠山區一座仍在運作的氣象站,記錄到了一次極為詭異的天氣現象:在大氣狀況原本穩定,無顯著強對流活動,對流層未見旋轉氣旋,且地面近乎無風的環境下,竟突然在茫茫山巒間生成了一股出人意料的四級強度龍卷風。
這場毫無預兆、持續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龍卷風,肆虐期間將沿途樹木悉數拔起,裹挾至空中,其破壞力令人震驚。隨報告附帶的航拍圖片更直觀地展示了災后景象:在郁郁蔥蔥的深山中,一條蜿蜒曲折、黃色的創傷痕跡刺眼地橫亙其間,綿延至視線的盡頭。
其他種種極端事例屢見不鮮,例如:非傳統地震區域突發八級大地震;平靜無波的海域不可思議地涌現出十四級超級臺風;一些歷來三月份溫度恒定在三十攝氏度左右的地帶,氣溫驟降至零下二十度,并伴有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