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情況已經明確,普通的灰霧主要對高智力生物產生影響。”孟昉的話語打斷了史巖的沉思,“已知黑猩猩、大猩猩、虎鯨、白鯨以及少數種類的鸚鵡,是除了人類外,同樣會遭受灰霧傷害的動物群體。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這其中有問題。”
史巖心中仍縈繞著最后一個問題——關于李寄秋,這個看似普通卻又好像扮演著關鍵角色的人物,孟昉越是沉默,他就越是好奇。于是心不在焉地回答道,“有哪里不對勁嗎孟博士?”
孟昉全然未察覺史巖的魂不守舍,滔滔不絕地解釋起來,“黑猩猩、虎鯨與鸚鵡,盡管它們的智力都很高,但它們的智商表現卻各具特色,并非全然相同。”
“黑猩猩得益于與人類的高度基因相似性,展現出卓越的學習能力、初級的語言能力、靈活使用工具的技巧以及豐富的情感表達,這些特點使其在某些認知和行為層面與人類頗為接近。”
“反觀虎鯨,作為群居動物中的佼佼者,其智慧則主要體現在錯綜復雜的社會互動、精湛的捕獵策略、深刻的情感認知以及驚人的記憶力上,這些能力共同構建了虎鯨在海洋中的卓越地位。”
“至于灰鸚鵡,它們的高智力則在語言模仿、學習新事物以及非凡的溝通能力上。并且,只有灰鸚鵡對于灰霧有著極強的第六感,其他兩者都不行。這三種生物雖都被視為高智商的代表,但實際上,它們展現智力的方式和側重點卻大相徑庭。”
史巖則已經被孟昉長篇大論的動物科普說得暈頭轉向了,“您......您究竟想表達什么?”
“我的意思是,灰霧對生物產生的影響,不應簡單地依據我們人類目前所定義的智力水平來衡量。或許,灰霧自有一套獨特的評判體系,針對每種生物都有其不同的標準。那么,問題就來了,灰霧對人類究竟依據何種標準來執行其影響呢?”
史巖沉默不語,凝視著愈發激動的孟昉,心中莫名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對方接下來或許會說出很了不得的話來。
“我有一個想法,倘若灰霧最終吞噬了整個地球,人類或許還能覓得一線生機。”孟昉的目光轉向史巖,眼神中剔除了所有情感雜質,只剩下純粹的理性光芒。
“我們不應在動物身上進行實驗,那不過是徒勞罷了。應當直接轉向人體實驗,通過藥物或手術人為地調整受試者的智力水平,然后將這些受試者送入灰霧之中,觀察并記錄他們受到的影響,以此來推測灰霧對人類所設定的標準界限,就把這個計劃叫做降智計劃吧。”
“您......您要直接開始人體實驗?認真的?”史巖難以置信地搖搖頭,“讓一個人變成弱智,這是對人類心靈和尊嚴的摧毀,其殘酷程度遠超肢體殘缺。更何況,這樣的實驗若要進行有效的對照,勢必需要大量的受試者。那些因實驗而智力受損、生活無法自理的人,不會有人照顧他們的。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在鬧饑荒,正常人都難得吃飽,那些受試者的下場會怎樣,您應該明白吧?”
“我清楚,‘人道毀滅’這一選項總是存在的。”孟昉的表情依然冷漠,“至于受試者來源,無論是罪犯、戰俘,還是那些愿意為了高額報酬而冒險的人,都可以用。你想指責這不人道嗎?但請你搞清楚,在這個人類文明岌岌可危的時代,還有余力去顧及‘人道’二字?之前人體實驗做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