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秋有些太高估自己的教學水平了。
盡管他在多次實戰中親身經歷了近距離的激烈搏殺,但那些時刻的行動更多是出于本能和下意識的反應。現在若讓他系統地總結那些經歷,李寄秋卻發現自己難以具體言說其中的細節與心得。
他唯一能告訴玲云筱的,就是在使用刀具時應盡量瞄準頸部,其次是胸腹部。因為衣物可能會削弱刀具對胸腹部的殺傷力和精確度,特別是在當前寒冷的氣候下,人們會盡量多穿衣物保暖,而這些厚重衣服對利器的防御作用幾乎可以媲美防刺服。
再然后就是面對敵人時應盡量采用弓步站立,而非扎馬步。對于像他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弓步更有利于保持身體的重心穩定。李寄秋時刻銘記著于之明的教誨:在近身格斗中,保持身體重心和平衡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至于于之明曾經教給自己的那套匕首操,李寄秋已經忘得差不多了。現在他只能盡力回憶起其中的幾個動作再教給玲云筱。雖然腦子里隱約能感受到這些動作中蘊含的實戰要領,但他卻不知該如何準確地表達出來。
盡管李寄秋之前曾夸下海口,但實際表現卻略顯生疏。但玲云筱并未因此取笑他,反而非常認真地學習著他所教授的每一個知識點。
得益于玲云筱的天資聰慧,她從李寄秋教授的匕首操中慢慢領悟到了不少要領。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在格斗練習中的勝負比例也從最初的玲云筱二八開敗多勝少,逐漸轉變為四六開,幾乎打成平手。
相比于用匕首,李寄秋在使用手槍方面有著更為豐富的經驗。
他詳盡地向玲云筱傳授了使用手槍的射擊姿勢、瞄準技巧,甚至包括如何調整呼吸等細節,并讓她反復練習兩種拔槍動作。一種是從快拔槍套中迅速拔槍,這樣可以立即射擊,主要考驗拔槍速度;另一種則是從腰后拔槍的同時撥開保險,這個動作難度更大,因此玲云筱也練習得最多。
盡管手槍的重量對玲云筱來說根本不成問題,但由于她的手掌大小相較于正常男性偏小,因此要想熟練掌握手槍還是存在著一定難度。
經過了兩個多星期的練習,玲云筱的拔槍速度才勉強得到了李寄秋的認可。
遺憾的是,盡管他們的子彈數量不算少,但由于考察隊已經返回濟陽市,所有隊員均不得擅自離開駐地,因此玲云筱無法實際開幾槍來找找手感。
玲云筱曾試過找尤鵬程,半開玩笑地詢問是否能安排一名士兵來訓練她和李寄秋。特別是如果能有機會進行手槍的實彈射擊練習,那就更好了。
為了增強說服力,玲云筱還提及了天堂山的經歷作為例證,以此強調自己確實需要具備一定的自衛能力。
結果這個請求被尤鵬程一口回絕。
尤鵬程似乎會錯了意,他以為玲云筱是在經歷了危險之后,對自己的安全感到擔憂,同時也對他這位長輩的保護能力產生了不信任,因此才請求學習一些自保的技能。
在天堂山事件之后,這位老隊長動用了自己的私人權力,特別設立了一個“貼身醫護”的職位,并將玲云筱安排在這個崗位上,讓她留在自己身邊。
經過一再的道歉后,尤鵬程拍著胸脯鄭重承諾,只要他還活著,就絕不會讓玲云筱再遭遇任何危險。哪怕豁出自己的老命,也要確保她的生命安全。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玲云筱也就不好再說什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