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內熱鬧非凡卻又不失秩序,除了嬉戲玩耍的幼兒,幾乎每個人都有各自忙碌的事情。頭發花白的老人們或是在縫補衣物,或是在編織草帽、竹籃以及蓑衣;而那些視力稍差一些的老人家則在河邊摘菜洗菜,清洗著各種炊具和碗筷。
與其他幸存者村落最為不同的是,這里不時可見到類似露天教室的場所。十幾個乃至幾十個壯年男女規規矩矩地坐在那里,全神貫注地聆聽老師們的授課。
每當路過這樣的露天教室,李寄秋都會有意放慢腳步,聽一下這些人在學習什么。而授課的內容也與他預想的大致相同,主要都是關于種地、放牧以及醫學常識等方面的知識。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幸存者在士兵的帶領下正在進行集訓。這一幕對于李寄秋來說非常熟悉,與當初在洛城基地時的民兵訓練幾乎如出一轍。
七拐八拐后,三人來到了村里的集中住宿區。小福將二人帶到一間已經打掃得干干凈凈的磚瓦房中,并從口袋里掏出了兩只藍色的袖套遞給他們。
“這個藍色袖套代表了你們的客人身份,外出時一定要將它別在右臂上。這樣可以避免被其他守衛盤問,搞出什么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
“謝謝。”兩人接過袖套,隨即用附帶的曲別針將其別在了右臂上。
“這里離停車場很近,如果你們想去車里取些東西,走五分鐘就到了。”小福將車鑰匙遞還給了李寄秋,繼續說道,“放心,我們沒動車里的任何東西。二位看看,還有什么需要?如果有的話,盡管告訴我。”
房間雖然略顯陳舊,但打掃得十分干凈。屋子中央擺放著一張折疊桌和幾把竹椅,桌上還有兩盞油燈以及兩個塑料洗臉盆,盆里分別放著一條毛巾。
雕花木制的雙人床上鋪著兩層柔軟的褥子,其上覆蓋著印有花鳥圖案的棉布床單。厚厚的棉被并未疊起,而是已經平整地在床上鋪好。而在棉被之上,還搭了一條毛毯。
見兩人的視線都落在了床上,小福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道,“抱歉,這間屋子沒有配備取暖用的碳爐,所以老師特地吩咐給你們準備了一床厚棉被,還加了一條羊毛毯,希望二位晚上睡覺時不會感到冷。”
玲云筱走到床邊伸手捏了捏被子,笑著對小福表達謝意,“這么厚實,當然不會冷了。非常感謝。”
“二位先把背包放下,我帶你們去熟悉一下環境。村子里有專門的洗漱區、洗衣房和食堂。哦對了,還有公共廁所。”
在小福的帶領下,兩人幾乎走遍了村子的每一個角落。平民住宿區和儲存了大量物資的倉庫位于靠近河流的位置,被民兵營地以半月形的布局保護在其中。兩個營地之間還設有木制柵欄相隔,進出時都需要守衛查驗身份。
洗漱區就設在河邊,有一支被稱作“清洗隊”的隊伍專門負責劈柴燒水。平民們可以自行前往洗漱,但大部分民兵由于不能擅離職守,因此需要由清洗隊負責將水送到他們的崗位上,待洗漱完畢后再將污水拉到河的下游倒掉。
公共廁所建在離河邊很遠的地方,同時也遠離了任何一個住宿區,獨占了一大片空曠的場地。廁所旁邊還有另一支清洗隊負責看守,他們的職責是監督每一位進出廁所的人都必須洗手。
小福特別叮囑二人,絕對不能在河邊解手,因為排泄物會污染水源,進而可能引發疫病的流行。在這方面的管理也相當嚴格,河邊矗立著好幾個瞭望塔,上面的守衛負責監視河對岸的動靜,以及是否有人偷偷跑到河邊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