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這些人說話,耿煊心中搖頭,這真就是發泄情緒,弱者的哀鳴。
他們甚至連這件事背后的脈絡都沒有真正看清楚。
耿煊心中這么想,群情激奮的一眾商販們卻不這么覺得。
簡單的人數增加似乎讓他們感覺自己的力量也在增強,籌碼在變多。
于是他們聚在常平坊的大門口,每有攤販下市歸來,他們就將其留下,壯大聲勢。
這時,一個相貌年紀在五十多歲,有些駝背的攤販獨自推著一個木輪車回來。
他剛進常平坊的大門,就被好幾個攤販逼到近前,一邊講述著不公,一邊極力“邀請”他的加入。
其他攤販面臨這種局面,有的欣然應從,有的似乎很猶豫,但在一雙雙知根知底的目光的壓力下,說不出一個“不”字。
這個駝背老者,打破了這種慣例,做出了第三種選擇。
他目不斜視,無視周圍人的“逼迫”,推著木輪車繼續向前。
有兩人不小心被撞到,嗷嗷呼痛,他也像是沒有發現,繼續橫沖直撞。
自此,再沒人敢站在他的前方,主動閃避,放其遠去。
看著駝背老者推車遠去的背影,人群一片罵聲。
耿煊看著老者的背影,同樣是目瞪口呆,心中驚愕。
“見鬼了,真是見鬼了!”
為了確認不是自己眼花,耿煊連續眨眼。
可每一次,都能看見駝背老者頭頂那一團超過了一個吳有仁單位的紅氣規模。
無論是前身,還是現在的耿煊,與這駝背老者都不熟。
但耿煊為了制造那場“意外”,曾在長街上來回溜達過很多次。
對于在長街上擺攤的同一里坊之人,也都認了個臉熟。
所以,耿煊非常肯定,這個駝背老者頭頂雖然也有紅氣,但規模較之集市的平均水準都有不如,是個不愛說話,老實巴交的性格。
可現在,別的且不說,他那頭頂紅名,幾乎與前不久見過的那個畸腿丑乞丐不相伯仲。
在耿煊心中的“紅名榜”上,李坊主的名次再一次下跌,從第四名跌落到第五名。
“怎樣才能讓一個人頭頂的紅名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心中冒出這個問題的瞬間,耿煊便已有了答案。
辦法很簡單,造下足夠多的孽,殺足夠多的人就可以了。
可能嗎?
雖說已經見識過這個世道人命如草芥,但耿煊還是覺得,若果真如此,那這個世界也太魔幻了些。
相較而言,反倒是另一種可能性更大一些。
“這次推車回來的,已經不是原來的他!”
“有人頂替了他的身份,變成了他的容貌!”
至于這人為何要這么做,耿煊想到今日在康樂集青眼看到,耳朵聽到的種種,心中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