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級技能“記憶力”也在全新的記憶方式鍛煉下,一口氣提升2點,總數來到53。
他可能還沒找對路,等于知識還沒運進倉庫,只是全都堆在了倉庫門外。
語文倒是停滯了,最近與語文相關的學習幾乎都是寫作文,稿子水平沒啥提升也沒啥自我挑戰,上不去很正常。
作為最快形成知識體系的科目,高中知識的積累見效也是最快的。
這就是他這短時間做的工作,非常具有難度的工作,就連“記憶”都需要更改方式,使用聯想式的辦法,而不是單純的圖像文字記憶。
零班的人在感慨,連王航的小弟們都不冒頭了,真是認真啊。
然后他就直接翻開了書。
要是地理再來一題給張圖叫分析相關地理特征的,說不定李顏能直接給伱答出來這是哪里。
直到李顏有一天在飯堂聽到身后女生討論“零班那個李顏居然復習了”,他才知道自己不復習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
“學個屁啊,”朱青倫推開椅子伸了個懶腰,“該吃飯了顏總。”
政史地生,每個科目都形成了一套復雜的知識網絡體系,終于能把超前學習的高中知識、額外學習的課外知識與當前的初中知識相結合,最明顯的提升便是:
以前做到大題,基本算是看完材料跟題目,再利用材料提示努力從腦子里搜索相關的知識點;現在做大題,看完材料所有相關知識就成體系地呈現,根本不用再看題干一眼,結合更多知識點對某方面內容進行拓展分析也從大難點變成最簡單的題目。
啥貼圖元素都有了,運行的機制也都明白,但是這游戲沒跑起來。
李顏元旦前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參照著自己數學突破的經驗,整明白了一個道理。
連“表達能力”都漲了1點去到22,可謂是遍地開花。
誰都不想經歷這種事情,所以一個賽一個地拼命。
自此開始,403兄弟團們,乃至整個新北一中,全都沉浸在了期末考復習的狀態中。
結果特么的作文跟語文都沒漲?
不過這一通復習下來,李顏最重要的目標,還是數學。
李顏還嘗試了學習課外知識的路子,例如地理,基礎知識基本學會了,把世界地圖也基本背了一遍,包括但不限于國家、主要城市、地形、氣候等等……
恐怕又少不了室友們推波助瀾的功勞。
不過外界的聲音也只是聽個響,李顏最近如此認真,也是有原因的。
其實在記憶突破50大關后,李顏主動專注學習的內容,就已經很難忘記了。
王航的小弟們在感慨,連李顏都特么復習了,這哪還得了啊……
沒辦法,政治可以深入的東西跟另外三個不太一樣,如果不是走實踐路線,恐怕李顏的下一次突破,要來自對偉人思想的研讀學習了。
網文就很有意思了,李顏寫了這么久的網文,“打字”輕松突破了50%的坎到了51,寶貴的想象力也給加了一點到52,甚至更寶貴的三級技能“思維速度”都加了一點到達25分的50%進度條。
以前的記憶數值提升,更像是更新硬盤容量,現在更像是升級了讀寫速度,雖然還沒到過目不忘的程度。